按不同地質條件和開拓方案,斜井可沿巖層、礦層、煤層佈置或穿層佈置,傾角為15°~30°,特殊情況下可大於40°;斷面形狀通常為直牆拱形,斷面尺寸為8~20m2,視井筒不同用途和提升量而定。斜井掘進一般先進行鎖口施工,然後進行表土和基巖掘進。

  斜井表土施工方法,根據表土性質、地下水情況、井筒傾角和斷面大小等因素選擇。表土穩定和井筒斷面較小時,可全斷面一次掘進;表土穩定性較差,,且井筒斷面較大時,采用導硐法(見硐室掘進)或板樁法掘進。後者將板樁沿井筒頂板與兩幫先後依次打入,形成超前於工作面的支護。板樁一般長2m左右。每掘進0.5~0.8m,架設臨時支架;每掘進2~3m,進行永久支護。在不穩定湧水量大的地層中,也可采用沉井、降低水位、帷幕和凍結等法施工。斜井施工中應有可靠的防洪與排水措施。

  斜井基巖掘進時,一般采用鑿巖爆破法全斷面一次成巷(見巖巷掘進),也可用聯合掘進機掘進。傾角小於30°時,采用耙鬥裝巖機裝巖(見圖),前卸式箕鬥(1~4m3)或礦車提升。箕鬥提升能力大、安全可靠、卸矸方便。

耙鬥式裝巖機裝巖

  斜井的位置應盡量避開含水層。如掘進兩條斜井又不能避開含水層時,可先掘進一條,為另一井筒掘進創造疏幹(見礦床疏幹)條件。湧水量不大時,可分段截水,並用潛水泵排入箕鬥提出。潛水泵分電動和氣動兩種,特點是體積小、重量輕,便於移動。氣動潛水泵不用電,安全可靠,在裝藥聯線時仍可排水。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斜井掘進采用光面爆破、大耙鬥裝巖機裝巖、大箕鬥和快速絞車提矸、錨噴支護和管路輸送混凝土、激光定向、氣動潛水泵排水、多工序平行交叉作業等技術,掘進速度顯著提高。

  下山掘進工藝和斜井掘進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