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符號Ra,原子序數88,原子量226.0254,常見化合價為+2。在元素週期表中屬ⅡA族,強放射性元素,也是最重的一個鹼土金屬。

  1898年居裏夫婦(Pierre et Marie Curie)和貝蒙(G.Bémont)發現瀝青鈾礦提鈾殘渣的放射性比鈾礦本身還強。隨後他們從提鈾殘渣的富鋇部分通過分步結晶法,得到另一種放射性很強、原子量比鋇更大的物質,以拉丁文radius(射線)命名。居裡夫人當時測得最純部分的原子量為為225.18,和現在的測值很接近。居裡夫婦由於開創對鐳和放射性的研究,於1902年得到法國科學院的獎勵,而比爾·居裡於1905年被選為科學院院士。他們兩人都因此獲得諾貝爾獎金。

  自然界的鐳都是238U衰變產生的,因此所有鈾礦中都含鐳。瀝青鈾礦中每106克的鈾約含有300毫克的鐳。地殼約有1.8×107噸的鐳。每升海水一般含鐳10-13克,地下水根據地區不同每升含鐳10-1210-11克。

  新制備的金屬鐳有耀眼的白色金屬光澤,性質活潑,暴露在空氣中生成氮化物並變黑,熔點700℃,沸點約1140℃,密度(20℃)5克/厘米3,比熱(25℃)0.0288卡/(克·開)。

  從鈾礦提取鐳是把富鈾礦用硝酸溶解,鈾和鐳進入溶液中。向溶液中加入硫酸根離子和鋇鹽或鉛鹽把鐳載帶下來。然後把沉淀物溶解,再用離子交換法分離鋇或鉛。也可用分步結晶法使鐳鋇的氯化物、溴化物分離。也可從瀝青鈾礦提鈾後的殘渣中提取鐳。

  1911年居裡夫人和德比爾納(A.L.Debierne)用汞陰極和鉑銥陽極電解氯化鐳溶液得鐳汞齊;再於純氫氣氛中,在270~700℃蒸餾,除去汞,得到金屬鐳。

  雖然鐳本身沒有很強的γ輻射,但其子體則有較強的γ輻射,因而鐳源可以治療腫瘤。鐳及其子體產生的α粒子足夠引發輕元素的核反應,例如鐳與鈹混合即成為Ra-Be中子源。普通熒光物質如硫化鋅混入鐳,即成為不需外來能量的熒光粉。定量的鐳是γ射線標準源的裝料。

  70年代以來美國市場鐳的價格約為:100毫克以內為26.5美元/毫克;100~199毫克為25美元/毫克;超過5克,為20美元/毫克。

  

參考書目

 H.W.Kirby &M.L.Salutsky,The Radiochemistry of Radium,NAS-NS3057,1966.

 S.B.Schwind & F.E.Croxton,Radium,USAEC,TID368,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