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繫礦井井下和地面的工作機械。用鋼絲繩帶動容器在井筒中升降,完成運輸任務。按工作方式分類如下:

  纏繞式提升機 單繩纏纏繞式提升機 根據卷筒數目可分為單卷筒和雙卷筒兩種:①單卷筒提升機,一般作單鉤提升。鋼絲繩的一端固定在卷筒上,另一端繞過天輪與提升容器相連;卷筒轉動時,鋼絲繩向卷筒上纏繞或放出,帶動提升容器升降。②雙卷筒提升機,作雙鉤提升(圖1)。兩根鋼絲繩各固定在一個卷筒上,分別從卷筒上、下方引出,卷筒轉動時,一個提升容器上升,另一個容器下降。纏繞式提升機按卷筒的外形又分為等直徑提升機和變直徑提升機兩種。等直徑卷筒的結構簡單,制造容易,價格低,得到普遍應用。深井提升時,由於兩側鋼絲繩長度變化大,力矩很不平衡。早期采用變直徑提升機(圓柱圓錐形卷筒),現多采用尾繩平衡。

  纏繞式提升機的主要部件有主軸、卷筒、主軸承、調繩離合器、減速器、深度指示器和制動器等(圖2)。雙卷筒提升機的卷筒與主軸固接者稱固定卷筒,經調繩離合器與主軸相連者稱活動卷筒。中國制造的卷筒直徑為2~5m。隨著礦井深度和產量的加大,鋼絲繩的長度和直徑相應增加。因而卷筒的直徑和寬度也要增大,故不適用於深井提升。

圖2 單繩纏繞式提升機

  多繩纏繞式提升機 提升機在超深井運行中,尾繩懸垂長度變化大,提升鋼絲繩承受很大交變應力,影響鋼絲繩壽命;尾繩在井筒中還易扭轉,妨礙工作。20世紀50年代末,英國人佈雷爾(Blair)設計瞭一臺直徑3.2m雙繩多層纏繞式提升機(又稱佈雷爾式提升機),提升高度1580~2349m,一次提升量10~20t。

  摩擦式提升機 1938年,瑞典的ASEA公司在拉維爾(Laver)礦安裝瞭一臺直徑1.96m雙繩摩擦式提升機。1947年德國G.H.H.公司在漢諾威(Hannover)礦安裝瞭一臺四繩摩擦式提升機。多繩摩擦式提升機具有安全性高、鋼絲繩直徑細、主導輪直徑小、設備重量輕、耗電少、價格便宜等優點,發展很快。除用於深立井提升外,還可用於淺立井和斜井提升。鋼絲繩搭放在提升機的主導輪(摩擦輪)上,兩端懸掛提升容器或一端掛平衡重(錘)。運轉時,借主導輪的摩擦襯墊與鋼絲繩間的摩擦力,帶動鋼絲繩完成容器的升降。鋼絲繩一般為2~10根。

  井塔式提升機 機房設在井塔頂層,與井塔合成一體,節省場地;鋼絲繩不暴露在露天,不受雨雪的侵蝕,但井塔的重量大,基建時間長,造價高,並不宜用於地震區(圖3)。

  落地式提升機 機房直接設在地面上,井架低,投資小,抗震性能好;缺點是鋼絲繩暴露在露天,彎曲次數多,影響鋼絲繩的工作條件及使用壽命(圖4)。

  多繩摩擦式提升機的主要部件有主軸、主導輪、主軸承、車槽裝置、減速器、深度指示器、制動裝置及導向輪等(圖5)。主導輪表面裝有帶繩槽的摩擦襯墊。襯墊應具有較高的摩擦系數和耐磨、耐壓性能,其材質的優劣直接影響提升機的生產能力、工作安全性及應用范圍。目前使用較多的襯墊材料有聚氯乙烯或聚氨基甲酸乙酯橡膠等。由於鋼絲繩與主導輪襯墊間不可避免的蠕動和滑動,停車時深度指示器偏離零位,故應設自動調零裝置,在每次停車期間使指針自動指向零位。車槽裝置用於車削繩槽,保持直徑一致,有利於每根鋼絲繩張力均勻。為瞭減少震動,可采用彈簧機座減速器。

圖5 多繩摩擦式提升機

  礦井提升機制動裝置 提升機中確保人、物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制動和安全制動性能應符合安全規程規定。按制動器的結構分為塊式和盤式兩種。盤式制動器外形尺寸小,動作靈敏可靠,維修安裝方便,應用廣泛。

  

參考書目

 中國礦業學院編:《礦井提升設備》,煤炭工業出版社,北京,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