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翅目的1個科。頭喙亞目小形善跳的昆蟲,後脛末端具大距。本科昆蟲通稱飛虱,全世界已知150餘屬,近2000種。中國已知50餘屬,約200種。全部植食性,很多種生活於禾本科植物,成為農業的重要害蟲,如褐飛虱、灰飛虱、白背飛虱等。有一些種還傳佈植物病毒病,如稻黑條矮縮病、小麥叢矮病、玉米粗縮病等。飛虱體型小,長多在5毫米以下。觸角生於複眼下方的凹陷內,粗大的第2節上具有感覺孔。中胸生有翅基片。前翅兩條臀脈在基部合併成丫形。後足脛節末端有一能活動的大距(見圖)。。

  卵香蕉形,數粒至20粒排成1條或2條,成塊狀產於植物組織中。若蟲與成蟲外形相似,顏面中域額區有2條中縱脊,與絕大多數僅有一脊或一分叉脊的成蟲不同。若蟲期共有5齡。成蟲羽化後經3~5天開始產卵,每一雌蟲一生可產卵300~500粒。一般完成一代的時間較短:卵期1~2周,若蟲期2~3周,成蟲期2~4周。1年發生3~4代以至10代以上。

  大多以卵或若蟲越冬。越冬卵產在寄主組織裡。若蟲則蟄伏於冬季寄主或雜草中,天氣轉暖便孵化或活動取食。已知有些種(如褐飛虱、白背飛虱等)隻能在南方越冬,每年至植物生長季節,由南方向北方飛遷,侵入農田為害。成蟲和若蟲都刺吸植物液汁。取食禾本科植物的種類多在植株莖稈上刺吸,影響植物的生長,嚴重時可使葉片發黃,甚至整株幹枯和倒伏。成蟲和若蟲都善走能跳。成蟲還可以飛遷,大多有趨光性。

  飛虱的一些種類在適宜的環境中,會產生翅比腹部短的短翅型成蟲。短翅型比翅超過腹末的長翅型生長發育快,繁殖力強。短翅型的出現意味著將要大發生,這在農業生產中必須註意。

  飛虱是一小科,現分兩個亞科。有害種類多屬於片距飛虱亞科的飛虱族。

  

參考書目

 葛鐘麟、丁錦華等:《中國經濟昆蟲志》,第27冊,科學出版社,北京,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