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攝譜儀的一種。為瞭發揮大望遠鏡的能力,使能同時拍攝若幹恒星的光譜,又因為100釐米以上的大口徑物端棱鏡很難製造,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設計出無縫攝譜儀。它和有縫攝譜儀的差別在於,望遠鏡會聚的星光不受狹縫限制,而直接經準直鏡變為平行光,再被棱鏡(或光柵)色散。通常用一塊負透鏡放在望遠鏡物鏡的主焦點前作準直鏡,用另一塊焦距和材料都跟負透鏡相同的正透鏡作照相機物鏡。這樣,兩塊透鏡的球差和色差的大部分可互相補償,隻要光束以最小偏向角通過棱鏡,像散也幾乎可以消除。圖中中所示,是一種較好的無縫攝譜儀的光路圖。準直鏡c是拋物面鏡,它的焦點和望遠鏡物鏡(也是拋物面鏡)在棱鏡側面重合。這裡有一小塊鍍鋁反射面a,它把星光反射到 c,a也起著視場光闌的作用。被色散後的光束由施密特照相機在 b處形成光譜。準直鏡可以設計成同物鏡的彗差完全抵消,施密特照相機也幾乎沒有像差,因而得到的光譜像質較好。無縫攝譜儀的視場接近望遠鏡的工作視場,但光譜分辨率受到天文寧靜度的限制。它適用於大量暗弱恒星、行星狀星雲和彗星的光譜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