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應物之間有電子得失的一類反應。在這類反應中,某種原子失去電子,發生瞭氧化;另一種原子則得到電子,發生瞭還原;合起來是同時發生瞭氧化還原反應。例如,碳和氧化汞在加熱時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汞:

C+2HgO─→CO2+2Hg (1)

肼在空氣中燃燒:

N2H4+O2─→N2+2H2O (2)

金屬鋅置換出硫酸銅溶液中的銅離子:

Zn+Cu2+─→Zn2++Cu (3)

上述三個反應中,汞離子、氧分子和銅離子分別從碳、氮和鋅原子上取得電子,前三種物質發生瞭還原反應,後三種物質發生瞭氧化反應。通常還把在反應中獲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叫做氧化劑;而把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的物質叫做還原劑。

  一種氧化劑被還原和一種還原劑被氧化總是同時發生、互相依存在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之中,是同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兩個半反應。

  電子的得失 在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獲得的電子總數必然等於還原劑失去的電子總數;整個反應體系前後處於電荷平衡狀態。例如,在水溶液中Fe3+離子和I-離子反應生成Fe2+離子和I2,可分別寫出還原反應和氧化反應的半反應方程式,這兩個半反應方程式合在一起就組成氧化還原反應的反應方程式:

  還原反應: 2Fe3++2e─→2Fe2+

  氧化反應: 2I-─→I2+2e

  氧化還原反應:2Fe3++2I-─→2Fe2++I2又如,高錳酸鉀和碘化鉀在酸性水溶液中的氧化還原反應可表示為:

  還原反應:

  氧化反應: 10I-─→5I2+10e

  

定量衡量物質的氧化還原性質的參數是氧化還原電勢。

  氧化數 對於那些組成和結構比較簡單的化合物,判斷它們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的情況很容易;而對於那些組成和結構比較復雜的化合物,當不清楚它們的價鍵性質時,很難判斷它們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的情況,就可以采用氧化數這個概念來討論氧化還原反應,並寫出相應的反應方程式。

  氧化數是表示物質中元素的表觀電荷數。利用氧化數的概念,可以把氧化還原反應定義為: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質中元素的氧化數升高,即發生瞭氧化;元素的氧化數降低,則發生瞭還原。

  在同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中元素氧化數的降低值,必定等於還原劑中元素氧化數的升高值。例如,在實驗室裡經常使用高錳酸鉀來氧化鹽酸,以制備氯氣,這個氧化還原反應可以表示如下:

又如過氧化氫在貯存過程中,部分發生分解,轉變為水和氧氣。這是由於過氧化氫發生瞭下列自氧化還原反應:

  應用 氧化還原是很重要的一類化學反應,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常常發生許多氧化還原反應。例如,氨經過鉑網的催化被空氣氧化為硝酸;硫黃燃燒,即被氧化為二氧化硫,再經催化氧化為三氧化硫,以制造硫酸;鉻鐵礦FeCr2O4與碳酸鈉Na2CO3混合,經過氧化焙燒,可以制備 Na2CrO4。幾乎所有的金屬單質都是利用化學還原反應或電解還原反應制得的。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和不斷發生著氧化還原反應。在生物體內,糖類和脂肪經過酶催化氧化反應。被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大量的能量。這種氧化反應可以下列反應方程式表示:

C6H12O6+6O2─→6CO2+6H2O

CH3(CH2)14COOH+23O2─→16CO2+16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