氡(射氣)的衰變產物。鐳射氣(222Rn)、釷射氣(220Rn)和錒射氣(219Rn)衰變後都生成一系列具有放射性的核素,這些核素先漂遊空中,然後由於靜電作用極易沉積在器壁或物體表面,因此得名。

  在早期的放射性研究工作中,人們依照這些產物的生成順序來命名。例如,鐳射氣的衰變產物依依次稱為鐳A(RaA)、鐳B(RaB)、鐳C(RaC)……。同樣,釷射氣和錒射氣的衰變產物分別稱為釷A(ThA)、釷B(ThB)、釷C(ThC)……和錒 A(AcA)、錒B(AcB)、錒 C(AcC)……。這些產物的衰變關系、核素種類及半衰期如下:

  射氣衰變時,由於α粒子的電離作用,以及衰變產物與其他氣體分子碰撞而引起的電離作用,產物原子失去外層電子而帶正電。因此,如果在盛有射氣的密閉容器中裝一對金屬電極,在金屬電極間加上約100伏以上的電壓,則放射性淀質便沉積在負極表面。實驗室中常用這種方法從新釷1(MsTh1228Ra)放出的射氣中制備鉛的放射性示蹤劑鉛212(釷B)。

  鐳射氣形成的放射性淀質較為重要。其中短半衰期淀質的高能γ輻射用於射線療法、射線照相等。在鈾礦開采和提鐳過程中,鐳D、鐳E和鐳F 等長半衰期淀質則是環境放射性污染的一個來源。

  

參考書目

 G.Friedlander,et al.,Nuclear and Radiochemis-try,3rd ed.,John Wiley &Sons,New York,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