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學傢。字左之。1894年8月1日出生於杭州,1949年9月14日逝世於杭州。1916年在北京農商部地質研究所畢業後,入地質調查所工作。1922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質學碩士學位。歷任地質調查所技師,中山大學教授、地質學學系主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浙江大學教授、地理系主任,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等職。葉良輔早年參加北京西山地質調查,根據調查結果發表瞭《北京西山地質志》,為北京地區地質研究奠定瞭基礎。他對青島嶗山花崗巖時代的確定有重要貢獻;對寧鎮山脈火成巖提出瞭巖漿分異、循環演化的系統理論。他對長江中下遊鐵礦的成因與分類,提出瞭新見解。他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對浙江平陽礬礦成因的研究,尤為中國地質界所推崇。他重視地文、地貌學的研究,在區域地質工作中,都探究各種地表形態的成因與發育規律。20年代系統論述瞭巫山以下長江發育的歷史過程。在浙江大學時,他悉心指導地貌學研究生,培養瞭人才。他是中國地貌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著作還有《巫山以下揚子江地質構造和地文史》(1925)、《浙江平陽之明礬石》(1930)、《寧鎮山脈之火成巖地質史》(合著,1934)和《地質學小史》(193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