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地質學傢。1881年10月19日生於裡昂。1955年10月20日卒於格勒諾佈爾。1904年於巴黎獲理學士學位。1913年獲格勒諾佈爾理學院博士學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法國陸軍氣象研究所服役。以後曾任格勒諾佈爾理學院等校教授。1946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他還是瑞士科學院名譽院士。在地中海變遷研究中,吉努修正瞭過去關於海濱階地的分層。他認為隻有西西裡和蒂雷寧兩層,而把發現有上新世和第四紀間出現冷水動物群的卡拉佈裏和維拉弗朗期的沉積物劃歸第四紀。他在在前阿爾卑斯冰川研究中證實伊塞爾河谷有民德、裡斯、武木三期冰磧。1944年,他在《陶裴南地質》一書中闡明瞭推覆體,發現並描述瞭“曳裂弧”,據此廢棄瞭E.阿爾岡倡導的遠來成因理論。他對法國、意大利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的石油地質的研究成果被編入《石油論》一書中。他曾多次設計水力發電工程,並領導完成瞭尼隆河大壩工程。重要著作還有《地層地質學》(1926)和《堤壩地質學》(合著,195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