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墨卡托

  16世紀地圖學傢。1512年3月5日生於比利時東佛蘭德省的魯貝爾蒙德,1594年12月2日卒於德國杜伊斯堡。1530~1532年就學於比利時盧萬大學。通曉數學、天文學。地理學、地形測量學,精於書法、雕刻圖版、儀器製造造等技術。1552年以後一直僑居德國,1564年被任命為宮廷“宇宙學者”。

  墨卡托一生致力於地理制圖。先後繪制“巴勒斯坦地圖”(1537)、“世界地圖”(1538)和“佛蘭德地圖”(1540),制造瞭一個地球儀(1541)和一個天球儀(1551)。1554年編制出版歐洲地圖,對托勒密地圖作瞭修改。1569年首次采用正軸等角圓柱投影編制航海圖(世界圖),使航海者能運用直線導航,不需要轉換羅盤方向。這種投影後稱墨卡托投影,至今為中緯度和低緯度航海圖所采用。墨卡托的另一貢獻是編制瞭一部包括世界各地區的地圖集,並采用古希臘神話中半神半人阿特拉斯(Atlas)的名字命名。從此,這一名稱成為地圖集的專名,沿用至今。墨卡托去世前隻完成這個地圖集中的幾個部分,包括從創世到1568年的世界年表,修正和註釋瞭托勒密的27幅地圖,繪制瞭法國、德國、荷蘭、意大利、巴爾幹半島、不列顛群島等地的地圖。墨卡托去世後,他的兒子繼續編制新圖,整個地圖集共107幅地圖,於1595年在杜伊斯堡出版,被稱為《墨卡托地圖集》。這本地圖集代表瞭16世紀西方地圖的成就。墨卡托的工作是16世紀歐洲地圖學的裡程碑,影響地圖發展數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