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陸棲動物區劃6個地理界中面積較小的一界,又稱印度-馬來界。包括中國秦嶺山脈以南的區域、印度、斯裡蘭卡、孟加拉、中印半島、馬來半島、菲律賓群島,以及蘇門答臘、爪哇、加裡曼丹和附近大小島嶼。本界位於古北界和大洋洲界之間。它與古北界的分界線以喜馬拉雅山脈及其以東的秦嶺為主,橫斷山脈部分與東部沿海各省因缺有效的天然障壁,形成瞭廣泛的過渡地帶。與大洋洲界的分界線即華萊士線,自巴厘與龍目間經加裡曼堡島與蘇拉威西島間的海峽,止於菲律賓洋面。由於界線以東的動物區系仍仍呈現東洋界和大洋洲界的混雜情況,因此通常把華萊士線作為東洋界的東方界線,而將伊裡安島和阿魯群島等劃歸大洋洲界,自華萊士線東至伊裡安島之間的許多島嶼都列為過渡區,稱為華萊士區。也有人在蘇拉威西島、蘇拉群島和馬魯古群島、佈魯島之間,及小巽他群島和丹尼巴島之間,劃出界線,稱為韋伯線。這條界線以西島嶼上的動物類群主要具有東洋界區系,以東島嶼上的動物類群以大洋洲界的區系成分為主。

  中印半島地勢大體北高南低;馬來群島(又稱南洋群島),包括12000多個大小島嶼,是世界上最大的島群;東南亞地跨赤道,屬熱帶地區;印度北部為高山區,中部為平原,南部大部分屬熱帶草原,西南部為熱帶雨林。

  區系特征 本界雖包括許多島嶼,但仍具有大陸動物區系特征:①動物成分多樣,雖不如熱帶界和新熱帶界種類豐富,但科、目大類沒有匱缺,與熱帶界缺熊科、鹿科和新熱帶界缺洞角科和食蟲目等不同;②高等的特有類群為數不多;③動物區系混雜,許多動物僅有狹小的分佈區;④與熱帶界動物區系相似,具有許多共同的高級種類(象、犀科、狹鼻亞目、鱗甲目等)。(見彩圖)

新北界動物浣熊,分佈於北美、中美

北極區動物北極熊,又名白熊

著名的殘遺種文昌魚,產於中國等國沿海

東洋界動物亞洲象,產於印度等地

米庫米天然動物園(坦桑尼亞)

  代表性動物 因氣候溫暖潮濕,植物茂盛,動物種類繁雜,特產很多。哺乳動物,有長臂猿科(Hylobatidae)、眼鏡猴科(Tarsiidae)、樹鼩科(Tupaiidae)等;還有一些特著的產物,如狒狒(Papio)、靈貓(Viverra)、穿山甲(Manis)(見圖)、犀(Rhinoceros)等。鳥類,僅有一個特產科,即和平鳥科(Irenidae)。此外,還有不少特著的屬,如鵯(Pycnonotus)、鶥(Garrulax)等。爬行動物,有平胸龜(Platysternidae)、鱷蜥(Shinisauridae)等為特產科,還產有一些特著的種,如鱉(Trionyx sinensis)、巨蜥(Varanus salvator)、竹葉青蛇(Trimeresurus stejnegeri)、揚子鱷(Alligator sinensis)等。兩棲動物,以樹蛙屬(Rhacophorus)為著。

穿山甲(分佈於亞洲南部,為夜行性動物)

  亞界 分為4個:①中印亞界,包括中國南部及中印半島等;②北印亞界,包括印度北部、孟加拉國及緬甸等;③南印亞界,包括印度南部及斯裡蘭卡等;④馬來亞界,包括馬來半島、馬來群島及菲律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