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五個互相有物理聯繫的恒星組成的多重恒星系統,有時也按成員星的數目稱為三合星、四合星等。聚星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普通聚星,另一類稱為四邊形聚星。普通聚星的成員星兩兩組成雙星,雙星與另外的成員之間的距離至少是雙星的兩子星間的距離的3倍,有時可達幾十倍,因此普通聚星的成員星的運動類似於雙星的週期運動,隻是這種週期運動由於攝動變得更複雜一點而已。大熊座ζ(中名開陽)是普通聚星的一個例子,開陽和旁邊一個中名稱為“輔”的星組成雙星,相距約19,000天文單位,開陽本身又是一個雙星,主星大熊座ζ甲和伴星大熊座ζ乙相距約400天文單位。大熊座ζ甲又是一個分光雙星,主星和伴星相距約0.29天文單位。大熊座ζ乙也是分光雙星。四邊形聚星的成員星之間的距離相差不多,這種系統在力學上是不穩定的。聚星的成員星的運動不再是周期性的。聚星系統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瓦解。四邊形聚星主要存在於星協之中,和年輕星團等一起組成星協的核心,是一種很年輕的恒星系統。獵戶座四邊形聚星是四邊形聚星的著名的例子。它位於獵戶座星雲的中央,構成獵戶座星協的核心。它由4顆亮度和光譜型都相差不多的星構成一個邊長接近相等的四邊形。自行的觀測表明獵戶座四邊形聚星正在瓦解之中。但也有人用數值方法計算獵戶座聚星上百萬年內的運動,發現其成員星不是不斷散開,而是在忽聚忽散地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