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動物門(Mollusca)、雙殼綱(Bivalvia)真瓣鰓目(Eulamellibranchia)簾蛤科(Veneridae)文蛤屬。海產經濟貝類。文蛤在中國蛤蜊崗、山東萊州灣、長江口以北的江蘇沿岸、廣西防城等沿海一帶資源豐富,形成瞭最優勢種群。

  形態 貝殼略呈三角形,腹緣呈圓形,殼質堅厚,兩殼大小相等,兩側不等,殼長略大於殼高,殼頂端偏前方。韌帶粗短,黑褐色。殼面光滑被有有黃褐色或紅褐色殼皮,具有“W”或“V”字形的褐色花紋。貝殼內面白色,鉸合部寬。右殼具有3個主齒和2個前側齒。左殼具有3個主齒和1個前側齒。前閉殼肌痕小略呈半圓形,後閉殼肌痕大呈卵圓形,外套痕明顯,外套竇短,呈半圓形。

文蛤

  生物學特性 文蛤分佈於中國、朝鮮和日本沿海。喜生活在有淡水註入的內灣及河口附近的細沙底質海灘。埋棲深度通常為體長的1倍左右;冬季和盛夏潛居較深。生活時貝體豎立,後端向上與灘面垂直,有時貝體一端外露於灘面。冬季貝體呈平臥狀,進入休眠狀態。文蛤為廣溫性貝類,適宜水溫是15~25℃。耐幹能力很強,體長2.7~4.7厘米的個體在16~23℃的氣溫條件下可露空11天,冬季則能經受更長的露空時間而不死亡。適宜的海水比重為1.014~1.024。環境條件(如底質或水溫等)發生變化而不能正常生活時能導致文蛤遷移。隨著個體增長,生活在中潮區的文蛤會向低潮區或潮下帶遷移。移動季節主要在4~5月和9月,以5月份較集中。移動一般在大潮退潮時進行。濾食性,餌料主要為底棲性矽藻和有機碎屑。雌雄異體,2年性成熟。成熟的性腺包圍在內臟團周圍並延伸至足基部。雌性生殖腺呈奶黃色,雄性呈乳白色。精子頭部稍凹,呈長狹繭形,約3微米,並有長的尾部。卵呈圓球狀,沉性,卵徑為72~90微米。在初級卵膜之外,還有一層透明瓊膠質的次級卵膜。繁殖方式是卵生型,在繁殖季節親貝把成熟的精子和卵直接排放到海水中受精發育。繁殖期各地不同,在5~9月間。海況和氣候變化會影響繁殖期的提前或推遲。繁殖期的水溫為20~29.5℃,但以22~26℃最適宜。受精後約經12小時發育成面盤幼蟲,9天左右完成變態轉入底棲生活。春、夏、秋3季為文蛤的生長期,冬季停止生長。春末和夏季肉質部最肥碩。低潮區的文蛤長得比中潮區大,小貝生長速度比大貝快,1年殼長可達2厘米,2年可達4厘米,往後生長速度逐趨緩慢。

  利用 文蛤除供鮮食外,還可冷凍或加工成幹制品和罐頭食品。湯汁可制成“海鮮油”。殼可入藥,有清熱、利濕、化痰、散結的功效,可治療慢性氣管炎、淋巴結結核、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完整的文蛤殼可作為防裂護膚油的容器和紫菜絲狀體的附著基,貝殼磨成粉末可作為橡膠或塑料的填充劑和高標號水泥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