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態下(或加壓液化時)呈溶液狀、懸浮狀或泥漿狀存在的具有標明養分量的化學肥料。生產簡單,便於與其他物質(農藥、除草劑和微量元素肥料)混合施用和適宜於機械化施肥,是其主要優點。

  溶液狀肥料 主要有液氨、氨水、各種氮溶液和液體複合肥料等。

  液氨 由氨直接加壓液化而成,含氮82%,是生產成本最低而濃度度最高的氮肥品種之一。液氨比重0.6,沸點-33.4℃,冰點-77.8℃,揮發性極強,有辛辣臭味。常溫(20℃)下蒸氣壓高達7.7個大氣壓,爆炸混合極限16~25%(空氣中的氨濃度)。一般須用專門的不銹鋼耐壓密閉容器(如冷凍槽或耐壓槽)貯運,成本較高。可直接由貯槽計量註入灌溉水中(註意保持水中氨的濃度不超過100ppm),隨水施入土壤;也可由拖拉機牽引的液氨施肥機(配備有裝保險閥的貯槽、計量裝置和施肥架)註入到土表下面15厘米土層中。一次用量一般為每畝4~6千克。施用時應註意防止發生爆炸事故。

  氨水 由氣態氨溶於水中而成的無色至淡黃色液體。一般要求含氮量不低於15%。氨在水中的狀態不穩定,隻有少量與水化合形成氫氧化銨,大部分以遊離氨或氨的水合物NH3·H2O形態存在。易揮發,有刺激臭味。其揮發量與氨水濃度、溫度、放置時間及容器密閉程度等有密切關系。呈堿性,有強烈的腐蝕性,貯運時要有耐腐蝕容器;農村中也有用石灰、三合土和石料等塗以瀝青的地窖結構來貯存的。氨水表面覆蓋一層廢機油或柴油可以減少揮發損失。施用時,可隨灌溉水一起施入土中,也可用一些簡易器具,如氨水耬、鐮刀式氨水鉤、註射式氨水槍等進行深施。可作基肥和追肥,但不宜作種肥,以免傷害種子。用於旱地時宜結合耕地、耙地、中耕等田間操作,施在10厘米以下土層中;用於水田時宜結合耕耥,盡可能將氨水混入土中。隻要使用得當,對各種作物都有顯著增產效果。

  氮溶液 由硝酸銨和尿素等含氮化合物溶於水中或氨水中而成。也可根據土壤、作物的需要添加硝酸鈣、硝酸鈉、硫酸銨等多種氮肥。其中,不含遊離氨的稱無壓溶液,含氮量一般不超過30%;含遊離氨的稱有壓溶液,又因大多遊離氨含量較低、蒸氣壓不高而亦稱低壓溶液,含氮量通常為28~40%。貯運、施用都較安全、方便,並可加入某些除莠劑隨灌溉水一起澆施、噴灑或噴灌。低壓溶液因性質與氨水相似,貯運和使用時都要註意防止揮發損失。氮溶液可能出現鹽析現象,在低溫季節出現沉淀時應采取保溫措施。鹽析溫度與所含成分和濃度有關,以尿素-硝酸銨混合制成的氮溶液較低。此外,氮溶液特別是含硝酸銨的氮溶液還有一定的腐蝕性。

  液體復合肥料 含氮、磷、鉀三元素標明量或其中兩種元素標明量的液體肥料。其中以溶液狀態存在的稱清液肥料,通常用熱混法或冷混法制備:①熱混法。主要以磷酸和氨的反應為基礎,其生成產物為磷酸銨二元液體復合肥料,N-P2O5-K2O含量一般為8-24-0;如在所形成的高溫反應液中再添加氯化鉀或其他肥料,便成三元或其他液體復合肥料。以過磷酸和氨的反應為基礎的生成物為聚磷酸銨液體復合肥料。由於聚合磷酸基團對溶液中鐵、鋁、鎂等金屬離子有較強的絡合能力,含有這種基團的液體肥鹽析溫度較低,制備的濃度也可提高,如聚磷酸銨液體復合肥料的 N-P2O5-K2O含量可高達10-34-0或11-37-0。②冷混法。即用現成的液體復合肥料(稱原液或母液)、氮溶液和粉狀氯化鉀等按一定比例配合制成液體復合肥料。生產設備簡單,混合時沒有熱量放出,所需投資比熱混法少。

  懸浮狀肥料 肥料的固體粒子在水溶液中保持懸浮狀態的二相肥料。一般加有少量(1~3%)膠粒態粘土礦物(如凹凸棒石)作為懸浮劑,借以阻止或延緩液體復合肥料或配合肥料中的鹽類結晶和沉淀,具有濃度較高(產品N-P2O5-K2O濃度%可達15-15-15或10-30-10等);組成的變幅范圍較大,無鹽析,易於與微量元素、殺蟲劑、除草劑等混合施用等優點。其貯存和施用方法與無壓氮溶液相仿。但長時間靜置後溶液中的顆粒大多仍將沉降,故生產後宜及時施用或裝入加有攪拌裝置的容器中備用。

  泥漿狀肥料 是在懸浮狀肥料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吸持載體粘土等固體粒子的數量,以提高對養分的吸持量和濃度。外觀呈泥漿狀,須在連續攪動下運輸和使用。美國應用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