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期伊斯蘭教寺院。據寺內阿拉伯古文碑,正名為“聖友之寺”。又稱“麒麟寺”。位於福建泉州老城通淮門大街。創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自宋代創建以來,歷經元、明、清重修,其中重要的一次是元代至大三年(1310)由耶路撒冷人阿哈瑪特出資修葺。該寺對研究中國早期伊斯蘭教建築及中國與阿拉伯各國的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價值。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院的總體佈局及建築形式與漢化瞭的清真寺不同,它還保持持著伊斯蘭建築的特點,由帶有平臺和尖塔的大門、圍墻和禮拜堂構成。寺院大門用青、白二色花崗石砌成,通高11.40米,門樓基寬6.60米。門口為層層退進的三重尖拱,第一層拱上橫刻阿拉伯《古蘭經》文,第三層拱兩旁各有一拱門龕。大門的屋頂有平臺,四周圍以雉堞,平臺上原有阿拉伯式門樓,旁有尖塔,元代末年被毀。門內頂作半圓形復曲拱藻井,表面以石料雕成龜背紋,據說它是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禮拜寺的形式建造的。禮拜堂稱“奉天壇”,在寺院大門的西部,堂頂早毀。平面為長方形,中間有3排石柱,四周的墻體用白灰色花崗石砌築,正面入口朝東。堂內正對入口的西墻上設有7個壁龕,正中的最大且深,象征朝向麥加的“米赫拉佈”(祭壇)。大龕內刻有阿拉伯經文7行。南墻上有一排8個長方形的大窗,北墻開一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