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歐和中歐的早期鐵器時代文化。得名於瑞士西部納沙泰爾湖畔的拉登遺址。主要分佈在奧地利、法、英等國。年代約當西元前5世紀中至前1世紀末。它代表凱爾特鐵器文化的第二階段,直接從哈爾施塔特文化發展而來,後被羅馬文化所取代。

  拉登文化的寨堡建築規模很大,大多位於河流轉彎處和難以登臨的高地之上,四面有高牆和壕溝,成為部落的行政、宗教中心。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因戈爾施塔特城附近的曼興城堡占地達380公頃,圍牆總長7公裡,城堡內有方形大屋屋,也有長達41米的長屋,發現有各種工具、武器和冶鐵、紡織用具及鐵錠等,表明堡內有興盛的手工業。這些城堡在羅馬統治時期逐步發展為城市,不少歐洲名城如倫敦、維也納、日內瓦等均起源於此。哈爾施塔特文化時期的四輪戰車葬此時變為兩輪戰車葬,表明新式戰車已成為戰爭中的主力。兩輪車的形制可能受到瞭伊特魯裡亞文化的影響,但凱爾特人也有獨創,特別是他們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以燒紅的鐵箍緊固車輪,使戰車的質量在古代民族中臻於上乘。

  拉登文化時期,采礦和冶鐵業均達到較高水平,鐵器使用更為普遍,出現鐵鐮及銼、鉗、斧、錛、鋸等工具。建築中廣泛使用鐵釘。農業方面,使用兩牛牽引的重犁耕地。在英國,這種重犁耕作的遺跡已由考古航空攝影得到證實。拉登文化的裝飾藝術獨具一格,它從哈爾施塔特文化樸素無華的幾何圖案發展而來,又受到斯基泰文化奔放怪奇的動物形象和希臘古典藝術寫實風格的影響,形成一種以曲線螺旋和圓圈圖案為主,雜以希臘式花草和斯基泰動物紋樣的裝飾風格,即所謂“拉登風格”。主要施於盔甲、盾牌、銅鏡等器物上。

  拉登文化時期的凱爾特人已形成部落聯盟,並對周圍的文化產生影響。由於同希臘、小亞細亞等地的接觸,在該文化中也可見到細口瓶、雅典作風的杯等希臘式的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