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在設計、施工階段和竣工使用期間的測量工作。

  設計階段的測量 主要是提供地形資料,供工業企業總平面圖的設計使用。總平面圖的設計分為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兩個階段。初步設計常在1:2000比例尺的地形圖上佈置廠房和運輸線路等的位置。施工圖設計是在1:1000或1:500比例尺的地形圖上確定各建築物的位置和尺寸。因此,在建築工程設計以前,首先要測繪這種大比例尺的地形圖。。

  施工階段的測量 包括建立施工控制網,建築物放樣,實測和編繪竣工總平面圖。

  施工控制網 常用三角測量、三邊測量、導線測量(見控制測量)或建築方格網測量等方法來建立。

  建築方格網是由正方形或矩形格網組成的工業建築場地的施工控制網。為瞭便於建築物的定位放線,方格網的邊和主要建築物的軸線平行。方格的大小視建築物的大小而定。方格點常設在設計道路的交叉處。測設時,通常先在設計的方格點附近埋設臨時點,用三角測量或導線測量等方法測算臨時點的坐標值,然後在臨時點上把設計方格點的平面位置在實地測設出來,並埋設標石作為建築場地的施工控制點。方格點的高程常用三、四等水準測量施測。

  建築物放樣 在實地標定出設計的建築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建築物平面位置的放樣是從測量控制點或建築方格點出發,按設計坐標在實地標定建築物的主軸線,再由主軸線建立矩形控制網,作為廠房的施工控制網。然後根據它放出建築物的其他軸線,定出柱基中心位置,按柱基的設計尺寸,用灰線標出基坑范圍。對於小型建築物,也可以不建立矩形控制網,由主軸線按基礎平面圖在龍門板上定出墻中心線,劃出墻邊線和基礎邊線並放出基槽等開挖邊線。這些工作也稱為建築物的“定位”或“放線”。建築物高程的放樣根據建築場地中的水準點,用水準測量的方法進行。一般在龍門樁上測設出建築物底層室內地坪的設計高程線,即±0標高線。建築物各部分的標高通常都是相對於±0標高線,向上為正,向下為負。

  竣工總平面圖的實測和編繪 主要是測定廠房角點、地上地下管線轉折點、窨井中心和道路交叉點等重要細部點的坐標,以及下水道管底等的高程;測繪竣工現場的地形圖,編繪竣工總平面圖和分類圖;編制細部點的坐標和高程明細表,以及各項竣工驗收測量資料的整理工作。這些資料對於工程管理、維修和擴建都是重要的依據。

  使用期間的測量 主要是變形觀測,即測定建築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隨時間變化的情況。一般分為沉降觀測、位移觀測、傾斜觀測和裂縫觀測等。根據歷次觀測的結果,經過整理分析,獲得建築物的各種變形數據和變形規律,這對監視建築物的安全和驗證設計理論都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