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天石,中國古植物學傢。浙江諸暨人。生於1901年3月11日,卒於1964年7月19日。192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1926~1928年在中山大學任講師兼兩廣地質調查所技士;1928年入柏林大學攻讀古植物學,1931年獲柏柏林大學博士學位;1932年去瑞典國傢博物院繼續深造。1933年歸國,先後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任教。1937年起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1943~1945年在重慶北碚中央地質調查所從事研究工作。1947~1948年在美國考察訪問並在美國地質調查所從事部分研究工作。1948年回國後仍在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工作。1949年後任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兼任南京大學教授。1951年起兼任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所長。1954年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任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委員。

  他是中國古植物學的主要奠基人,畢生從事中國各地質時期植物化石的研究,共發表過119篇論文,出版瞭16冊論著。早期重要專著有《中國下侏羅紀植物化石》(1931)、《陜西、四川、貴州三省植物化石》(1933)和《中國中生代植物》(1933)等。30~40年代發表的較重要的論文有《新疆迪化之木化石研究》(1934)、《湖南跳馬澗系內最古鱗木之發現》(1936)、《貴州威寧峨嵋山玄武巖中樹狀羊齒之研究》(1942、1947)、《鄂西香溪煤系植物化石》(1949)等。50年代後的論著中,《中國上泥盆紀植物化石》(1952)和《陜北中生代延長層植物群》(1956)兩本專著最具有代表性。前者是對東亞晚泥盆世的植物群系統研究的首創工作,有不少新的見解;後者對於闡明中國中生代植物的演替和相關地層的劃分、以及指導地質普查找礦(特別是找煤和油氣資源)都有重要意義。他編著的《中國古生代植物圖鑒》(1953)和《中國各門類化石──中國中生代植物化石》(1963)兩部書,對於國傢的地質勘探和從事古生物科研、教學,特別是有關植物化石鑒定工作的人員,有指導作用。他的遺著《內蒙古清水河地區及山西河曲晚古生代植物群》一書是迄今為止系統研究中國晚期華夏植物群和探討當時古氣候環境的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