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面上選擇一條適宜的路線,在其中的一些點上設置測站,採取測邊和測角方式來測定這些點的水準位置的方法。它是幾何大地測量學中建立國傢大地控制網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為地形測圖、城市測量和各種工程測量建立控制點的常用方法。

  為導線測量選擇的測量路線稱為導線。它應當盡可能直伸,但由於地形限制,導線一般成一條折線。導線上設置測站的點稱為導線點。測量每相鄰兩點間的距離,並在每一點上觀測相鄰兩邊之間的夾角,從一起始點座標和方位角出發,,利用測量的距離和角度,便可依次推算各導線點的水平位置(如圖)。

  為建立國傢大地網以及某些城市測量和工程測量所實施的導線測量,稱為精密導線測量。其等級和精度要求與三角測量相同。這些等級以下的導線測量,分為經緯儀導線測量、視距導線測量和視差導線測量,其精度、使用的儀器和測量方法各不相同。

  傳統的精密導線測量 用基線尺在地面上直接丈量每相鄰兩點間的距離。由於距離測量的精度高,導線中不存在尺度誤差積累;而方位誤差積累則比三角測量嚴重。因此,導線上每隔一定距離要測定天文經緯度和方位角。由於導線以單線擴展,無其他幾何校核,故必須閉合成環,或佈設在高級控制點之間。當測區較大時,則構成導線網。

  在一般地區,由於地面不平,難於用基線尺直接丈量距離,故傳統的精密導線測量不及三角測量優越。但在平坦的森林地區,為瞭實施三角測量,必須建造過高的測量覘標,又為瞭清除通視障礙,還要砍伐樹木,這樣將使作業進展遲緩,用費較大。若改用導線測量,沿道路、林區分界地帶或河流推進,利用平坦地勢丈量距離,則可降低覘標高度,減少輔助工作,達到較好的經濟效果。英國曾在非洲赤道附近平坦的森林地區,廣泛采用傳統的精密導線測量以代替三角測量。除瞭這些特殊地區之外,傳統的精密導線測量則很少應用。

  電磁波導線測量 自電磁波測距儀於20世紀50年代出現後,導線測量受到瞭重視。用電磁波測距儀測定距離,所受地形限制較小,作業迅速,精度隨著儀器的不斷改進而越來越高。因此,電磁波導線測量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有逐漸取代三角測量之勢。60年代初,中國利用電磁波測距儀在自然條件極其困難的青藏高原實施瞭精密導線測量,構成瞭包括10個閉合環的導線網。

  美國從60年代初開始,用高精度電磁波測距儀實施瞭橫貫大陸的高精度導線測量,現在已經完成,全長達22000公裡。導線上每條邊的方位角都直接觀測,因而不存在尺度誤差和方位誤差的積累。高精度導線測量的質量優於一等三角測量,稱為零等控制測量。美國正以這種高精度導線為骨幹,重新處理原有的三角測量,提高其精度。

  1979年由於三波長電磁波測距儀的出現,測距精度接近千萬分之一,電磁波導線測量可以用來建立更高級的大地測量控制。

  目前有些電磁波測距儀已同測角儀器合為一體,並帶有計算裝置,成為多功能的測量儀器,稱為全站式電子速測儀。利用這種儀器佈設導線,經濟效益極高。

  經緯儀導線測量 用於建立四等以下的測量控制。傳統的經緯儀導線測量是用因瓦尺或鋼卷尺直接丈量距離,用經緯儀觀測角度。這種導線是各種比例尺,特別是大比例尺測圖所必須的。在勘測鐵路、公路和運河時,必須沿其軸線佈設主幹經緯儀導線。城市測量中,由於建築群形成蔭蔽地區,必須沿街道佈設短邊經緯儀導線。隨著電磁波測距技術的發展,目前大都用電磁波測距儀佈設經緯儀導線,傳統的經緯儀導線的應用越來越少。

  視差導線測量和視距導線測量 完全采用光學方法,用視差法和視距法測量導線邊長,不必用因瓦尺或鋼卷尺丈量,因而比傳統的經緯儀導線測量方便,且具有較高的靈活性,但精度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