鉈是一種稀散元素,灰白色金屬,質軟,在潮濕空氣中易被氧化。其化合物有毒,以微量存在於鐵、鋅等硫化物礦中。

  污染來源 在冶煉過程中,如用的礦石含鉈量較高,而冶煉廠又缺乏回收措施,就能造成對大氣的污染。燃煤的火力發電廠所排放的煙塵也含有少量的鉈。

  中國貴州興義地區的灶礬山麓就是被鉈污染比較嚴重的地區,當地有歷史上遺留下來用土法采冶汞礦的廢渣。在在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和土壤反酸等條件影響下,礦渣中的鉈化合物(鉈含量高達106ppm)被溶淋而出,進入附近的土壤(鉈含量高達50ppm),最後被栽植於這種土壤上的蔬菜所富集。居民長期食用這種蔬菜,發生慢性鉈中毒。生活在受鉈污染的水體中的魚類,也能富集鉈。

  對健康的危害 鉈及其化合物毒性很強。職業性鉈中毒主要是鉈污染物通過呼吸道、胃腸道和皮膚接觸等途徑進入人體引起的;慢性鉈中毒則是鉈污染物經過土壤—植物—人的途徑進入人體造成的。

  急性鉈中毒的患者開始有惡心、嘔吐、腹瀉和胃腸道出血等癥狀,隨後有胸痛、呼吸困難、震顫、多發性神經炎和精神障礙等。慢性鉈中毒患者的癥狀主要是食欲減退、頭暈、頭痛、全身乏力、消瘦、下肢麻木和疼痛、視力減退等。但最典型的癥狀是脫發,可出現斑禿,也可在短期內全禿(見圖)。脫發前常有頭皮發癢、頭皮和足底灼熱的先兆。患者的尿液(含鉈0.6~3.0毫克/升)、糞便(每公斤含鉈7.5~11.3毫克)、血液(含鉈0.5~22.0毫克/升)和頭發(每公斤含鉈6.0~50.0毫克)中皆可檢出鉈,這是診斷慢性鉈中毒的重要依據。

鉈中毒引起的脫發

  動物實驗表明,鉈的毒性很強。如用含鉈蔬菜制成幹粉,喂飼5隻小白鼠,每隻喂3~5克(相當於鮮菜27~45克),在48小時內便染病,72小時內全部死亡。如改喂5隻豚鼠,每隻喂幹粉37~55.6克,6~11天後也全部死亡。用20隻小白鼠作慢性毒性試驗也表明鉈有毒性:每日每隻喂蔬菜幹粉0.2克,連續90天,試驗組便出現食欲下降、體重減輕、活動遲緩和脫毛等癥狀,20隻小白鼠中死亡9隻。對照組則生長正常,無一死亡。

  防治措施 目前鉈在工業上使用還不多,一般不會造成危害;但在鉈使用日增的情況下,可能造成環境污染。污染源主要是采礦工業。鉈在礦石中含量雖微,但因其分佈甚廣,且冶煉廠缺乏回收措施,日積月累,勢必造成污染。因此,應註意改進開采工藝,加強消煙除塵措施,以減少鉈對大氣的污染。同時應制訂出鉈的衛生標準。對鉈中毒者,可用二巰基丙醇進行治療。治療時,因體內鉈被驅出,尿中鉈含量短時期內會明顯升高。經治療後,患者的頭發能重新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