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醫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應用流行病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環境中自然因素和污染因素危害人群健康的流行規律,尤其是研究環境因素和人體健康之間的相關關係和因果關係,即闡明暴露-效應關係,又稱接觸-效應關係,以便為制定環境衛生標準和採取預防措施提供依據。

  環境流行病學起源於對自然因素引起的疾病的研究,如地方甲狀腺腫、地方性氟中毒等。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環境污染引起的公害病相繼出現,為瞭查明病因,各國廣泛開展瞭環境流行病學的調調查。其目的不僅要闡明環境污染與健康之間的相關關系和因果關系,還要揭示環境污染對人群健康潛在的和遠期的危害。1974年在巴黎舉行的環境污染物對健康影響評價的國際會議,將暴露-效應關系問題列為主要議題,並認為它是決定污染控制政策的主要基礎之一。

  內容 ①調查不同地區人群的特異性疾病的地區分佈、人群分佈和時間分佈、發病率和死亡率,並連續觀察其發展變化規律。②調查並檢測環境中有害因素,包括污染物和某些自然環境中固有的微量元素在大氣、水體、土壤以及食物中的分佈、負荷水平、時空波動、理化形態、轉化規律和人群暴露水平,以及引起危害和疾病的條件。③分析調查資料,確定污染的范圍和程度,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即確定暴露-效應關系和劑量反應曲線。並以此為基礎,研究污染物的閾限負荷,為制定環境衛生標準提供基礎參數。④綜合分析調查資料,為公害病或環境病的病因提供線索或建立假說,進而查明因果關系。

  方法 進行環境流行病學調查,必須避免把環境與機體割裂開來,孤立和片面地進行研究。一般應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①調查樣本要具有代表性。環境污染物或某種有害因素對人群健康影響的特點是低濃度、長時間的慢性危害。因此,在選擇調查對象時,應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樣本。樣本越大,越能反映實際情況。如在進行環境污染與某一種腫瘤關系的調查時,多采用大樣本。但這樣耗費人力、物力較大,需要時間也長。一般采用抽樣調查,用客觀的方法抽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樣本(群體或個體),根據衛生統計方法進行調查和研究。這樣既可節約人力、物力、時間和經費,又可獲得預期的結果。如果通過抽樣調查仍有一些問題搞不清楚,則有必要在一定人群中,進行定群的“從因到果”(前瞻性)或“從果到因”(回顧性)的追蹤調查。前瞻性調查是將一個范圍明確的居民區的居民劃分為某一污染因素的暴露組和非暴露組(對照組),在一定期間追蹤觀察和比較兩組的健康差異和發病死亡情況。回顧性調查是追溯人群中已經發生的某種疾病過去有無可疑的共同病因和發病的性質。綜合運用這兩種調查方法,並輔以各種實驗,有助於病因的闡明。②調查設計要有對比性。揭示暴露人群與非暴露人群之間在健康反應上的差異,在無標準可依時,要嚴格選擇非暴露人群作為對照,以便比較。由於暴露-反應關系,常隱蔽於某一個環境負荷水平和人群組合之中,故應該根據環境負荷和人群組合等情況設立若幹個暴露-反應梯度組(如劃分輕重污染區,按不同年齡、性別的人群進行分組),以便於調查資料的對比分析。對暴露區和非暴露區人群的患病率或死亡率以及某種效應的出現率,須用標準人口結構,加以標準化換算之後,才能進行比較(見標準化死亡比)。③獲取資料要註意有效性。對所要調查的某種特異性或非特異性疾病或病前效應的判斷依據,須事先加以統一,並排除環境污染物和生物檢測材料的采樣或檢測方法中的幹擾因素。對調查對象的詢問、體檢,對死亡病例診斷依據的復核等,均應取得有效的完整資料,作出正確結論和判斷,並提供準確的參數。此外,還要註意環境中多因素聯合作用。在研究某一已知因素時,力求排除其他因素的幹擾;在研究原因不明的健康異常或疾病時,力求探明主導因素和輔助因素的作用。

  應用 在環境流行病學研究中,運用分析流行病學方法(包括定群追蹤調查和病例對照調查)對探討環境性疾病的病因有很大作用。定群追蹤調查是依據有關學科提供的資料或描述流行病學的調查結果,選取某一暴露人群與條件相同的對照人群,進行一定期限的追蹤和觀察,然後將兩個人群所發現的某種疾病或健康異常加以比較,以查明某種疾病或異常發生的決定因素。例如J.J.塞利科夫等對美國和加拿大從事石棉絕緣材料工作的17800名工人進行瞭追蹤調查,瞭解到從1967年1月1日到1975年12月31日因肺癌死亡的情況,其結果如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2066名不吸煙工人在這一時期隻有2人死於肺癌。有吸煙史的9590名工人中,有179人死於肺癌。可見香煙煙霧中的致癌物和石棉有一種相加致癌作用。

表1 石棉絕緣材料工人肺癌死亡情況

  病例對照調查是將某定群中患有某種疾病的人群與對照人群,在既往史、現病史、傢族史、生活習慣和居住條件等一致的情況下,按病例對照加以比較,探索這一疾病發生的決定因素。例如1968年日本發生瞭“油癥”,患者出現氯痤瘡性皮疹。在調查病因時,采用瞭病例對照調查法,即隨機選出與油癥患者性別、年齡條件一致、住在同處的未患油癥者作為對照組,對患者組和對照組食用油脂的情況進行瞭調查,其結果如表2。從表2中可以看出,食用天然黃油、人造黃油和豬油的患油癥傢庭和對照組傢庭的百分比沒有差別,食用菜籽油或其他食用油的對照組比患者組多,食用米糠油的患者組則比對照組多得多。通過回顧性調查,終於查明在米糠油生產過程中的多氯聯苯污染是“油癥”患者發病的主因。這就是所謂米糠油事件。

表2 油癥患者組和對照組食用油脂情況

  隨著研究領域的逐步擴大和統計學的不斷發展,引入瞭多變量的分析方法。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和某些數學模型的建立,又為進一步探索環境因素與健康異常或公害病之間的動態定量關系開辟瞭廣闊的途徑。

  

參考書目

 耿貫一主編:《流行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