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德裔心理學傢,格式塔心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1886年3月18日生於柏林,1941年11月22日卒於美國麻塞諸塞州北安普頓。1903~1904年在愛丁堡大學上學。1909年獲柏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11~1924年間任職於於吉森大學,1912年與W.克勒一起參加瞭M.韋特海默進行的似動現象實驗,這次實驗成為格式塔心理的起點。自1924年起,曾先後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芝加哥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任教。1927年後受聘為美國史密斯學院心理學研究教授,主要從事視知覺的實驗研究。

  科夫卡是格式塔學派的主要發言人。他最早向美國心理學界介紹瞭格式塔心理學,對格式塔心理學的對象、方法等問題作瞭詳盡的闡明,使格式塔理論系統化。他還利用“場”的模型,提出“地理環境”和“行為環境”等概念,用來說明心理、行為和環境之間的關系。他將格式塔的原理廣泛地運用於心理學的各個領域。他在《心智的發展》(1921)一書中,運用瞭格式塔的觀點,認為嬰兒最初經驗到的是未分化的有組織的整體知覺。該書對改變死記硬背和提倡頓悟學習也起過促進作用。

  他一生著述很多,主要著作有:《心智的發展》(1921)(1924年英文版,1957年高覺敷譯為中文本《兒童心理學新論》)、《格式塔心理學》(1929)、《格式塔心理學原理》(193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