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足綱的1科,通稱柔魚。頭部兩側的眼徑略小,眼外無膜。頭前和口周有腕5對;其中4對較短。腕上具2行吸盤,右側、左側第4腕或第4對腕莖化,部分吸盤變形;其中1對較長,稱“觸腕”或“攫腕”,具穗狀柄,觸腕穗上的吸盤4行。胴部圓椎形,肉鰭短,端鰭型,分列於胴部兩側後端,兩鰭相接略呈橫菱形。內殼薄,不發達,包埋於外套膜內,角質,狹條形,末端形成中空的“尾錐”。少數種類在皮下有發光器。雌體具1對輸卵管。分佈於溫帶、寒帶和熱帶海域約有30種。常活動於水的中上層,能作11000米左右的垂直移動。以磷蝦、沙丁魚、鰺、鮐等為主要食物,本身常為金槍魚、鯕鰍等兇猛魚類的獵取對象,又是海鳥和抹香鯨的食物。卵子分批成熟,分批產出,卵包於膠質卵袋中,每一卵袋包卵數千個,產卵量從幾萬至幾十萬個。柔魚科中的太平洋褶柔魚的年產量可達50萬~60萬噸,主要漁場在日本群島的太平洋岸和日本海,黃海北部也有漁場。柔魚科是最有開發潛力的漁業資源之一,新近開發的捕撈對象有柔魚、雙柔魚等。柔魚類的幹制品稱“柔魚幹”,肉質略粗,但數量很大,在國際海味市場上占有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