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比薩拉比亞地區的居民。自稱“莫爾多文人”。296.8萬人(1979),主要分佈在今蘇聯摩爾達維亞共和國境內,部分分佈在烏克蘭、俄羅斯聯邦等地。屬歐羅巴人種東歐類型。使用摩爾達維亞語,分西北、東北、中央和西南4種方言,屬印歐語系羅曼語族。有以斯拉夫字母為基礎的文字。信東正教。

  摩爾達維亞人的遠祖系居住在巴爾幹半島北部和喀爾巴阡山山前地帶的瓦拉幾亞人。西元初曾被羅馬化,6世紀起又受到南斯拉夫人和東斯拉夫人的影響,故在其民民族構成中曾先後吸收瞭羅馬人和斯拉夫人的成分。16~19世紀,長期受土耳其統治。19世紀初,普魯特河與德涅斯特河之間的地區(比薩拉比亞)擺脫土耳其後又被沙俄兼並。1918年,比薩拉比亞歸屬羅馬尼亞,1940年被劃入蘇聯版圖,成立摩爾達維亞共和國。1941年再度劃歸羅馬尼亞,1944年又被並入蘇聯。

  過去,主要從事農業。北部和南部地區多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中部多丘陵,以從事園藝業為主,是蘇聯葡萄酒的主要產地。有編織地毯和制作葡萄酒木桶等手工業。近些年來,工農業得到迅速發展,主要工業部門有食品工業(煙、酒、糖、植物油和罐頭)、機器制造等。農業以種植葡萄、水果和蔬菜為主。傳統的農舍是具有臥室、貯藏室等多房間的四方形平房,主要建築材料是泥土和麥稈,山區住房多用石塊砌成。在社會和傢庭生活中保留有父權制(見父系氏族制)殘餘。摩爾達維亞人的主食為“馬馬雷加”(ΜаΜалыга),系一種煮得很稠的玉米粥。喜喝傢制葡萄酒。傳統的民族服裝是傢織土佈縫成的白色古羅馬式長大褂,女大褂的袖口和胸前繡有花紋。男子穿褲腿細長的白色麻佈褲,腰間系彩色腰帶;婦女則穿寬大長裙。摩爾達維亞人的民間創作豐富而獨具特色,至今還保留著各種傳統的禮儀詩歌,其中尤以“多依納”(Дойна),即婦女唱的抒情歌曲最為典型。

  另有數十萬摩爾達維亞人分佈在歐洲和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