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部分藏族使用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也有人認為屬羌語支。主要分佈在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的理縣、馬爾康、金川、小金、汶川、黑水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道孚等縣,以及雅安地區寶興縣的部分地方。使用人口約10萬多。分東部、北部和西部3個方言。

  語音 ①有單輔音和複輔音聲母兩類。單輔音聲母一般有35個左右,多的地方有40多個(如西部方言中寨話、上寨話都有42個)。如東部方言言梭磨話有35個:p、ph、b、t、th、d、k、kh、ɡ、ʦ、ʦh、ʣ、ʨ、ʨh、ʥ、ʧ、ʧh、ʤ、cç、cçh、駑j、s、z、ɬ、∫、Ʒ、h、m、n、ȵ、ŋ、l、r、w、j。復輔音聲母有二合、三合和四合(隻出現在少數地方)3類,一般是200個左右,多的地方有300多個(中寨話有325個)。如梭磨話有198個復輔音聲母,其中有172個二合復輔音(如pt、ɡz、sk、ŋm、pr、kl等)、26個三合復輔音(如spr、∫kr、mbr、wzd等)。②韻母有單元音、復元音和帶輔音韻尾的3類。單元音韻母一般是7~8個,最多9個(西部方言丹巴話)。如梭磨話有i、E、a、o、u、ə、ɐ7個。復元音韻母有二合、三合(大多出現在漢語借詞中,出現頻率很小)兩類,一般是8~9個,多的地方有15個(東部方言雜谷腦話)。如梭磨話有7個二合復元音(iE、uə、Ei、ai、oi、ui、ou)。輔音韻尾分單、復兩類,一般是8~9單輔音韻尾,4~5個復輔音韻尾,有的地方則沒有復輔音韻尾(如北部方言的日部話、西部方言的上寨話)。如梭磨話有9 個單輔音韻尾(-p、-t、-k、-s、-r、-l、-m、-n、-ŋ),4個復輔音韻尾(-ps、-ks、-ms、-ŋs)。帶輔音韻尾的韻母一般有60個左右,少的地方有40多個(北部方言的草登話有42個)。如梭磨話有66個(如it、ap、ok、ul、əps、ams等)。

  語法 ①以詞綴、助詞和詞序為主要語法手段。三者之中,尤以詞綴為主。②詞綴屬(外部)形態變化,有成音節和不成音節兩種,如表示名詞從屬關系的前綴為成音節的:ŋa-ma“我的話兒”(以下例子一律為梭磨話),表示人稱意義的後綴一般是不成音節的:no-ŋ“我將趕”。③助詞較少,分成音節和不成音節兩種,如成音節的施動助詞(kə)和不成音節的趨向助詞(s)。④語序是:主語—賓語—謂語;雙賓語的句子,間接賓語在直接賓語前;形容詞作定語在中心語後;代詞和名詞作定語在中心語前;狀語在中心語前。⑤名詞有從屬范疇,表示名詞的從屬關系和所從屬的人稱和數,由人稱代詞同名詞標志性前綴減縮而成的從屬前綴表示。從屬前綴的聲母同於人稱代詞,韻母同於標志性前綴,如ŋa“我”、tə-tha“書”乛ŋə-tha“我的書”。⑥動詞有人稱、方位、時態、命令、使動、反身等范疇。人稱范疇在動詞上加與人稱代詞有關的不成音節的後綴表示,如ŋa“我”、ka-za“吃”乛ŋaza-ŋ“我吃”;方位、時態和命令范疇在動詞上加與方位詞有關的前綴表示,如ʔarə“趨水方”、ka-no“趕”乛ri-ko-no-ŋ“我正向趨水方趕”、rə-no-u“往趨水方趕!”;使動和反身范疇也在動詞上加前綴表示,如sə-top“使人打”、wja-top“自己打自己”。

  詞匯 ①動詞(ka-、kə-)、形容詞(kə-)、方位詞(a-)和部分名詞(ta-、tə-)有構詞前綴。這些前綴在一定程度上起標志的作用,有區別詞類的功能。有較豐富的派生構詞方式,如ta-、tə-前綴表示與動作有關的事物:ka-za“吃”乛tə-zɐ“食物”、ka-pkap“蓋”乛ta-pkap“蓋子”;wa 前綴表示與事物性質有關的動作:kə-sik“緊”乛ka-wa-sik“弄緊”。②有敬稱和非敬稱的區別。主要有3種構成方式:用不同的詞表示,如“碗”khi(非敬稱)、khsolphor(敬稱);用復數從屬前綴表示,如ȵi-khi“您的碗”;上述兩法並用,如ȵi-khsolphor“尊碗”。③有豐富的藏語借詞,一般約占總詞數的20~30%,如梭磨話約占22%。老借詞如namkhɐ“天空”、tondak“事情”,新借詞如nɡokhrət“領導”、rəŋndot“自由”。此外,有很多漢語借詞,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借入大量新詞術語。如老借詞ɐpək“蘿卜”、pəimok“貝母”,新借詞kuŋlu“公路”,jicçɐn“意見”。

  方言 有3個方言,東部方言與西部方言差別較大,北部方言居中。這點在詞匯上有明顯反映,東部方言與西部方言之間有30~50%的非同源詞,而與北部方言之間隻有20~30%的非同源詞,西部方言與北部方言之間非同源詞的比例為40%左右。語音上,西部方言與北部方言較接近,與東部方言差別較大,主要表現在:①單輔音聲母數;②復輔音聲母數;③帶輔音韻尾韻母數;④小舌塞音和擦音聲母(q、qh、G、χ、ʁ);⑤唇齒擦音聲母(f、v);⑥四合復輔音聲母;⑦後低圓唇元音(ɒ);⑧-v、-ɣ韻尾;⑨-p和復輔音韻尾。如下表:

嘉戎語東部方言、西部方言和北部方言的語音差異

  語法上,與詞匯上差異的情況相似,東部方言和北部方言較接近,與西部方言差別較大,主要表現在:①動詞、形容詞和部分名詞的構詞前綴;②動詞的使動范疇;③表示完成動作的前綴;④有一、二人稱賓語的句子中動詞兼表主-賓語的人稱;⑤趨向和處所助詞;⑥施動助詞;⑦動詞用前綴、後綴或兩者並用表示單數第二人稱主語。如下表:

嘉戎語東部方言、西部方言和北部方言的語法差異

  

參考書目

 瞿靄堂:“嘉戎語概況”,《民族語文》198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