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環境中遇到嚴重挫折時的一種綜合性情緒體驗。又稱壓抑。抑鬱狀態一般指感情、意志、思維、行為水準降低,有悲哀、失望、沮喪、自卑、虛無、有罪等自我感覺,同時伴隨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便秘、性欲減退、頭昏腦脹、失眠等癥狀。

  正常人若處於抑鬱狀態的時間較短,程度較輕,一般不會構成疾病。但如果一個人長時間地處於抑鬱狀態,程度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甚至有自殺傾向,則會轉化為抑鬱癥,又叫抑鬱性神經癥。抑鬱癥根據臨床表現現可分為單純型和焦慮型;根據有無外界誘因可分為外因型和內因型;根據患者發病的年齡可分為青春型、中年型、更年型和老年型。

  產生抑鬱癥的原因主要有:①人格因素。如一直悲觀失望,不滿情緒強烈,缺乏自信心,感情脆弱,孤獨成習。②認知因素。如由於失去親人或心愛之物而產生一種過度的悲傷,或者產生嚴重的失望感和犯罪感。③生理、生化因素。如下丘腦功能改變,體內兒茶酚胺和吲哚胺含量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