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中國鄉村建設運動中最有影響的組織機構之一。1931年中國學者梁漱溟創辦於山東鄒平。該院在鄒平設“實驗縣”,後又在菏澤、濟寧設“實驗區”,具體實踐梁漱溟的鄉村建設理論。梁漱溟認為,“中國建設必走鄉村建設之路,必走振興農業以引發工業之路”。該院分為鄉村建設研究部、鄉村服務人員訓練部及鄉村建設實驗區三個部分。研究部招收大學或大專畢業生,兩年畢業後分配到實驗區(實驗縣)任職。服務人員訓練部,招收中等文化程度的學生,訓練服務工作人員。而實驗區則管理縣縣政。具體措施是建立以“鄉農學校”為核心的“行政教育合一”的鄉村基層組織,普遍推行“新鄉約”。在經濟上試圖建立社會化的新經濟結構,實行“合作經濟”,推廣農業科學技術。目的在於從社會的最基層入手,建立一個以中國固有精神為主、吸收西方文化長處的新的社會組織,以解決中國的社會問題。該院因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而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