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中國古代的一部案例彙編。宋代桂萬榮編,全一卷,南宋甯宗嘉定四年(1211)刊行。本書系編者從五代時和凝、和㠓父子所著《疑獄集》和宋代鄭克所編《折獄高抬貴手》二書中選取部分典型案例,加以纂輯排比而成。書名《棠陰比事》,是取歌頌清官的“棠陰”和董仲舒著《春秋決事比》之義。原書包括“向相訪賊”、“錢推求奴”,“曹攄明婦”,“裴均釋夫”、“程顥詰翁”、“丙吉驗子”、“李崇還泰”、“黃霸叱姒”等144例,統以四字一句標題,每兩句合為一聯,使合轍押韻,共編為72韻,,頗便記誦。本書從各方面總結和說明歷代決疑斷獄和司法檢驗的經驗,有助於減輕人民訟累和避免某些冤濫,對加強封建法制、維護社會秩序有利,因而曾受到宋理宗(1224~1264在位)的褒獎,一再重刊,廣為傳播。到瞭明代景泰(1450~1456)間,吳訥刪去書中內容上相類似和重復的部分,僅留存80例,另增補遺24例,合共104例,並重新按刑獄輕重編排,最後增加4條作為《附錄》,仍題為《棠陰比事》刊行。但清代朱緒曾、桂嵩慶等認為吳氏刪去原書相類復出的部分,失去瞭“比事”的本意。為瞭不使原書湮沒,特搜求宋本,先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印有《重刊宋本棠陰比事》,繼於同治六年(1867)印有《聚珍本棠陰比事》。本書流傳很廣,日本曾有譯本,為研究中國古代審判實踐經驗的人所重視。

《桂氏棠陰比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