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朝齊、梁時期唯物主義戰鬥無神論者範縝提出的一個重要哲學命題。

  範縝用正確的形神關係對佛教信仰者的“神不滅論”,作瞭徹底的批判。他在《神滅論》中系統地闡明瞭“形”、“神”二者不可分離的關係,明確肯定:“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是則形稱其質,神言其用;形之與神,不得相異”(《梁書·範縝傳》)。“質”,是指“形質”、實體;“用”,是講“功用”、“作用”,包含有派生或從生的意思。範縝用“質”和“用”這對範疇,說明“形體”和和“精神”不是兩個不同東西的拼湊或組合,而是一個統一體的兩方面;二者不是並列的,精神作用從屬於物質形體,因此,人的形體死亡瞭,其精神作用也就必然隨之消滅,精神決不可能脫離形體而獨立存在。

  為瞭充分闡明這一論點,范縝作瞭一個淺顯的譬喻,說精神作用(神)和產生它的物質形體(形),就象“鋒利”(利,作用)和刀刃(刃,實體)的關系一樣,從來沒見刀刃沒有瞭,而鋒利仍然存在的。

  范縝“形質神用”的思想不僅有力反駁瞭有神論,而且克服瞭秦漢以來唯物主義哲學傢在形神關系問題上的二元論傾向,肯定瞭物質的形體是第一性的,精神的作用是第二性的,堅持瞭唯物主義的一元論。因此,“形質神用”說,在中國哲學史上,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