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著名兵書。相傳為戰國中期齊國孫臏所著,又稱《齊孫子》。孫臏與商鞅、孟軻大致同時,曾與龐涓一道學兵法,龐涓獲任魏惠王的將軍,忌其才能,誑他赴魏,處以臏刑(去膝蓋骨),故通稱孫臏。後逃到齊國,齊威王任命他為軍師。曾在齊魏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為齊軍劃策,兩次大破魏軍。《漢書·藝文志》記載《齊孫子》共89篇,隋以前已經亡佚。1972年在山東臨沂縣銀雀山漢墓中發現其中一部分的殘簡,經整理綴合成30篇,定名《孫臏兵法》,由文物出版社1975年出版,計110000多字。

  孫臏主要活動在齊威王前期,但《孫臏兵法·威王問》有“齊三世其憂矣”的話,“三世”指威王、宣王、湣王,“其憂矣”指湣王末年(前284)齊被燕國戰敗,從此國勢衰弱。據此,本書可能是孫臏後學在湣王末年以後寫定的。

  《孫臏兵法》繼承並豐富瞭《孫子兵法》的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首先它發展瞭孫武關於“道”的學說,把“道”主要看作戰爭的客觀規律,認為“道”是可知的,“知道”包括“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內得其民之心,外知敵之情,陣則知八陣之經”等,即懂得與戰爭有關的天道、地理、民心、敵情和各種陣法並掌握其規律。又認為兵多、國富、武器精良未必取勝,“以決勝敗安危者,道也”。它還發展瞭“我專而敵分”、“示形”、“任勢”、“奇正相生”等學說,強調主觀能動性在戰爭中的作用,主張用種種方法造成敵人迷惑、驕傲、激怒、饑餓、疲勞和兵力分散,然後“我並卒而擊之”。它認為事物的普遍規律是“至則反,盈則敗”,“代興代廢”,“有勝有不勝”,“有能有不能”,因此戰爭中不能“以一形之勝勝萬形”,不能靠一成不變的方法和態勢取勝,而必須“以萬物之勝勝萬形”,即因敵情的千變萬化而創造無數種方法和態勢取勝。任何一種方法或態勢都隻具有相對的意義,例如兵力集中一般地說勝於兵力分散,“積勝疏”;但戰爭中有時必須集中,有時又必須分散,二者更迭為用,叫做“積疏相為變”。處理盈與虛、徑(走捷徑)與行(走大路)、疾與徐、眾與寡、佚與勞的關系也應如此。它也強調出奇制勝,認為“同不足以相勝也,故以異為奇”。

  《孫臏兵法》個別之處具有神秘色彩,如《月戰》篇講戰爭勝負與日、月、星的關系。有些地方還誇大瞭“聖人”、“明主”、“知道之將”的歷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