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的藥物,用於支氣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氣管炎。

  擬腎上腺素平喘藥 即β-受體興奮劑。氣道平滑肌的張力受神經和體液的調節。神經的支配主要有副交感(迷走)神經和交感神經,當交感神經興奮時,神經末梢便釋放出遞質,作用於氣道平滑肌的 α1β2腎上腺素能受體。β2受體的物質基礎是腺苷酸環化酶,它可使細胞內的三磷酸腺苷 (ATP)分解為環-磷酸腺苷(cAMP),其作用是使氣道平滑肌松弛。臨床使用的異丙基腎上腺素(喘息定)是β-受體興奮劑,但它同時興奮β1、β2受體,β1受體主要分佈於心血管系統平滑肌細胞,應用異丙基腎上腺素時,雖有氣管的擴張作用,但也能增加心率,增加心肌耗氧量,甚至引起心律失常,因此應用時不可過量,此藥口服易破壞,隻宜用氣霧劑吸入或舌下含片,起作用快而持續時間短。目前許多新的β受體興奮劑,可以選擇性地興奮β2受體以緩解氣道痙攣,而對心臟的影響較少,如舒喘平支氣管擴張作用強,而心悸等副作用小,且口服不被破壞,因此被廣泛應用。但長期使用時可有耐藥性,而且對體內交感遞質引起的耐受性,可有加重哮喘的危險。同類的藥物還有氯喘、氨哮素等。其他較新的β2受體興奮劑還有喘樂寧、博利康尼和普魯卡地魯,均有較好的平喘作用。

  茶堿類平喘藥 主要作用是抑制磷酸二脂酶,使氣道平滑肌內的cAMP不易分解,以提高cAMP的含量,並有促進腎上腺髓質和其他嗜鉻組織釋放腎上腺素等作用。茶堿類還具有呼吸興奮作用,強心、利尿作用,並能增強膈肌收縮力,常用的制劑為氨茶堿,此外還有喘定、膽茶堿。

  抗膽堿類藥物 對病態的迷走神經反射有阻斷作用,可收到平喘效果,其中異丙托品對氣道平滑肌有較高的選擇性和較強的支氣管解痙作用。

  抗過敏類平喘藥 色甘酸鈉抑制抗原抗體結合後所引起的過敏物質的釋放,對吸入型哮喘較好,對運動性哮喘也有一定作用,但此藥不能快速起作用,需在用藥數日或數周後才起作用,毒性較小。

  噻哌酮又名酮替酚,是一種新型抗組胺藥,能抑制肥大細胞釋放過敏性生物活性物質,對各型哮喘有一定預防發作的效果,對兒童哮喘療效更好,但有頭暈、口幹、睏倦等副作用。

  糖皮質激素,有緩解支氣管痙攣、抗炎、抗過敏作用。可減輕支氣管充血水腫,減少粘液分泌,對挽救危重病人和減輕重度發作有一定療效,但長期使用有較嚴重的副作用,故必須嚴格掌握適應癥。為減少副作用,目前應用糖皮質激素氣霧劑,常用者為二丙酸培氯松有較強的局部抗炎作用,而不被吸收,故全身副作用小。對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者,使用本藥可減少口服用量,但對急性發作患者,因不能吸入足夠氣霧,故效果不佳。

  其他平喘藥 鈣通道阻滯劑或稱鈣拮抗劑也有平喘作用,此類藥物原是治療心絞痛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藥物,因鈣離子與小支氣管氣道平滑肌的痙攣有密切關系,所以鈣通道阻滯劑可用來治療哮喘,常用者有硝苯吡啶、異搏定、硫氮䓬酮,目前尚屬研究階段。

  此外中草藥如蕓香草、艾葉油等亦有平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