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主觀癥狀,患者感到呼吸緊迫費力難以忍受。一般難以客觀定量,伴有恐慌心情時,其主觀感受可遠超過客觀缺氧情況。

  病因 呼吸困難的程度與病變的範圍、部位、發生的快慢、縱隔有無移位等因素有關。其中呼吸器官疾病,包括呼吸道、胸膜和呼吸肌等病變,引起肺臟的通氣、換氣不足和通氣血流比例失調,血液的二氧化碳濃度增高,作用於呼吸中樞可產生呼吸困難;心臟病患者,心臟機能不全時,肺循環發生障礙,肺肺換氣受到限制產生呼吸困難;中毒,包括酸中毒、毒血癥和藥物所致的呼吸障礙,如尿毒癥、糖尿病昏迷和嗎啡中毒等;血液病,如重度貧血和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神經精神性因素,如腦出血、腦炎、腦腫瘤壓迫、腦外傷、缺氧、中毒所致呼吸中樞功能障礙。

  發病機理和臨床表現 呼吸系統疾病 引起的呼吸困難有三種類型:吸氣性呼吸困難。發生在上呼吸道有機械障礙時,如白喉、異物、腫瘤、水腫。表現為氣體吸入顯著困難。呼吸肌極度緊張,胸腔內負壓增高,胸骨柄上窩、胸廓下部及上腹部在吸氣時凹陷;呼氣性呼吸困難。在肺組織彈性減弱(肺氣腫)和小支氣管狹窄時發生,如小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主要癥狀是呼氣緩慢延長,可伴有哨笛音;混合性呼吸困難。吸氣和呼氣均困難,同時呼吸的次數增加。見於肺呼吸面減少或因胸部疼痛而限制呼吸時,如肺炎、肺水腫、肺纖維化、胸膜炎和氣胸等。

  心臟病 主要由左心或(及)右心功能不全引起。兩者的發生機理不同,左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呼吸困難較為嚴重。呼吸困難產生的主要因素是肺瘀血和肺組織彈性減退:肺泡內張力增高,刺激肺牽引感受器,通過迷走神經反射,興奮呼吸中樞;肺泡彈性減退、妨礙其擴張與收縮,使肺活量減少;肺瘀血妨礙肺毛細血管的氣體交換;肺循環血壓升高對呼吸中樞的反射性刺激。

  右心功能不全時呼吸困難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體循環瘀血:右心房和上腔靜脈壓力升高,刺激其壓力感受器反射性地興奮呼吸中樞;血含氧量減少和乳酸、丙酮酸等酸性代謝產物的積聚,刺激呼吸中樞;並發的瘀血性肝腫大、腹水和胸水,使呼吸運動受限。

  心源性呼吸困難的特點是勞動時發生或加重,仰臥位加重,休息和坐位時可減輕。坐位時下肢靜脈血與水腫液回流減少,從而減輕肺瘀血的程度,並有利於膈肌的活動和增加肺活量,故迫使患者采取端坐呼吸體位。

  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時,因急性肺瘀血常在夜間睡眠中突然發生陣發性呼吸困難。多由於睡眠時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使冠狀動脈收縮、心肌供血不足;仰臥時肺活量減少和下肢靜脈血回流量增多,致肺瘀血加重。發作時患者常在睡眠中突感氣悶、氣急而驚醒,被迫坐起。輕者歷時數分至數十分鐘後癥狀消失。重者可有氣喘、哮鳴音、紫紺、雙肺濕囉音、心率加快,咯粉紅色泡沫樣痰。這種重癥陣發性呼吸困難稱為“心源性哮喘”,見於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

  中毒 代謝性酸中毒:尿毒癥、糖尿病酮中毒時,呼吸中樞受到強烈的刺激,呼吸深而慢。高度深而慢的呼吸,叫做庫施毛爾氏呼吸。昏迷狀態時,大氣管常積有分泌物,使呼吸時發出一種粗糙的鼾聲。發熱時,代謝亢進,血液溫度增高以及血中毒均可刺激呼吸中樞,使呼吸增快。嗎啡、巴比妥等藥物中毒時,呼吸中樞受到抑制,則呼吸遲緩。

  血液病 重度貧血、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硫化血紅蛋白血癥或一氧化碳中毒癥等,使紅細胞攜氧量減少,血含氧量降低,引起呼吸慢而深,心率加快。在大出血或休克時,也可因缺血和血壓下降,刺激呼吸中樞引起呼吸困難。

  神經精神性或中樞性呼吸困難 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如腦瘤、腦溢血、顱內壓增高時,呼吸慢而深。癔病患者可作獵犬狀呼吸,每分鐘達60~100次。人在情緒激動時,呼吸次數也增快。當換氣過度時,可發生胸痛和呼吸性堿中毒,出現手足搐搦癥。

  此外,還有一種嘆息樣呼吸,患者常主訴呼吸困難,但並無呼吸困難的客觀表現及器質性病變,臨床特點是偶然出現的一次深呼吸伴有嘆息樣呼氣,在嘆息樣呼吸之後患者暫時自覺輕快,此屬神經官能癥。

  鑒別診斷 呼吸困難伴有高熱,須註意急性肺部感染、急性胸膜炎、急性化膿性縱隔炎、急性心包炎等疾病。

  呼吸困難伴有胸痛,可見於自發性氣胸、大葉性肺炎、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等。

  產婦破水後突然出現呼吸困難、發紺、休克,應考慮肺羊水栓塞癥。胸腹大手術後突發呼吸困難,須考慮肺栓塞、肺不張。

  發作性呼吸困難主要見於支氣管哮喘、心源性哮喘,以及棉塵肺、黴草塵肺、花粉癥等過敏性反應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