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朝軍事傢。本姓徐,名世吝,字懋功,後賜姓李,太宗去世後,因避諱,單名吝。祖籍離狐(今山東東明東北)。隋末,隨農民軍首領翟讓在瓦崗(今河南滑縣南)起義。曾獻策出兵滎陽(今屬河南)、梁郡(今河南商丘西南),在汴水奪取往來船隻物資,使起義軍的供給得到解決。李密任瓦崗軍首領後,他建議襲取黎陽倉,壯大瞭起義軍力量。瓦崗軍失敗後歸唐,任黎州總管、上柱國大將軍,封曹國公。唐武德二年(619),河北竇建德起義軍攻佔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李世吝敗降。三年,複歸唐。四四年,隨秦王李世民迫降王世充,擊滅竇建德等起義軍,累遷左監門大將軍。七年,從趙郡王李孝恭攻反唐的輔公祏。李世民即位後,任並州都督。貞觀三年(629),任通漢道行軍總管,率軍大敗東突厥汗國軍於白道(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後與兵部尚書李靖合謀,趁東突厥頡利可汗懈而不備,以精騎奔襲並從背後堵截,殲其部眾於陰山。授光祿大夫,行並州大都督府長史。十一年,改封英國公。李世吝駐守並州(今太原西南)16年,令行禁止,號為稱職,太宗譽其勝於長城。十五年,授兵部尚書。不久,為朔州道行軍總管,率6000精騎大破薛延陀騎兵3萬於青山。二十年,又敗薛延陀軍於鬱督軍山。高宗即位後,授左仆射、司空、太子太師。太宗、高宗時,曾兩次參與進攻高麗。史稱,李吝行軍用師,多謀善斷,臨敵應變,合於事機,與人議事,聞善則從,戰勝多歸功於下,故人樂為用,所向多捷。總章二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