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將士穿在身上的防護裝具。先秦時,主要用皮革製造,稱“甲”、“介”、“函”等;戰國後期,開始用鐵製造,改稱從“金”的“鎧”,皮質的仍稱“甲”;唐宋以後,不分質料,或稱“甲”,或稱“鎧”,或“鎧甲”連稱。

  鎧甲起源於原始社會時以藤、木、皮革等原料製造的簡陋的護體裝具。商周時期,人們已將原始的整片皮甲改制成可以部分活動的皮甲,即按照護體部位的不同,將皮革裁製成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皮革片,並把兩層或多層的皮革片合在一起,,表面塗漆,制成牢固、美觀、耐用的甲片,然後在片上穿孔,用繩編聯成甲。在《考工記》的“函人為甲”中,完整地總結瞭有關選材、制甲的全套工藝。在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春秋戰國墓葬中,發現許多當時的皮甲,其中以湖南省長沙市瀏城橋出土的春秋晚期皮甲的時代為最早,又以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早期皮甲的資料為最豐富。曾侯乙墓葬的皮甲復原後,可以看清當時的皮甲都是由甲身、甲裙和甲袖3部分構成,並配有一頂由皮甲片編綴的胄。甲裙和甲袖是活動編綴,可以上下伸縮(見彩圖)。這些皮甲在車戰中與盾相配合,可以有效地防禦青銅兵器的攻擊。在使用皮甲的同時,也開始在甲上使用一些青銅鑄件,但並不普遍,僅在山東省膠縣西庵發現有西周時的青銅獸面胸甲。在河南省、北京市等地的西周墓中,還發現過釘綴在甲衣上的各式青銅甲泡。

戰國時期皮甲胄[復原](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藏 張博智攝

  戰國後期,鋒利的鋼鐵兵器逐漸用於實戰,促使防護裝具發生變革,鐵鎧開始出現。迄今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鐵鎧甲片,是在河北省易縣燕下都遺址出土的。但直到漢朝,鐵鎧才逐漸取代瞭皮甲。西漢時期的鐵鎧經歷瞭由粗至精的發展過程,從用較大的長條形的甲片(又稱“甲札”)編的“札甲”,逐漸發展為用較小的甲片編的“魚鱗甲”;由僅保護胸、背的形式,發展到加有保護肩臂的“披膊”及保護腰胯的“垂緣”。出土於河北省滿城縣西漢劉勝墓的一領鎧甲是有披膊和垂緣的“魚鱗甲”,由2859片甲片編成,總重16.85千克,制工精湛(見彩圖)。自西漢以後,甲片的形制和編組方法變化不大。隨著鋼鐵加工技術的提高,鎧甲的精堅程度日益提高,類型也日益繁多,其防護身軀的部位逐漸加大,功能日益完備。到三國時已出現瞭一些新型鎧甲。在曹植的《先帝賜臣鎧表》中,列有黑光鎧、明光鎧、兩當鎧、環鎖鎧和馬鎧等5種。南北朝時期,隨著重甲騎兵的發展,適於騎兵裝備的兩當鎧極為盛行。這種兩當鎧又常附有披膊,與戰馬披的“具裝鎧”配合使用。北魏以後,明光鎧日益盛行,逐漸成為鎧甲中最重要的類型,直到隋唐時期仍是如此。據《唐六典》記載,唐朝有明光鎧等13種甲制。在唐朝鎧甲的基礎上,至北宋初年,鎧甲發展得更加完善,形成一定的制式。《武經總要》中,繪有5套甲胄和1套馬甲(具裝)的圖像,並說明當時1套甲胄包括護體的“甲身”,護肩的“披膊”,護腿的“吊腿”以及護頭頸的“兜鍪頓項”,是對中國古代甲胄的總結。火器的出現,使有效地抗禦冷兵器的古代鎧甲,開始趨於衰落。但由於火器在中國古代發展緩慢,迄明清時期,鐵制或皮制的鎧甲仍被用來裝備軍隊,同時也使用較輕軟的綿甲,沾濕後還可抵禦初級火器的射擊。直到20世紀初,清朝編練用近代槍炮裝備的“新軍”時,古代鎧甲的使用才終止。

西漢鐵鎧甲[復原](河北滿城劉勝墓出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藏 張博智攝

從秦朝到唐朝甲胄防護部位發展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