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導彈部隊作戰、訓練任務而採取的組織實施氣象專業勤務,提供氣象資訊和提出趨利避害建議的綜合措施。是導彈部隊戰鬥保障的組成部分。目的是避開或減少危險天氣對導彈及地面設備和人員的危害;正確運用氣象條件,提高導彈核武器的毀傷效果,順利完成作戰任務。導彈部隊氣象保障,通常由導彈部隊各級司令部組織所屬氣象保障部隊、分隊實施。

  氣象條件不僅影響導彈部隊的作戰、訓練活動,而且影響導彈核武器的命中精度和毀傷效果。如:①從地面發射導彈時時,大風和不良能見度會影響對導彈的操作,強的風暴能將導彈吹倒;雨水的滲漏,含鹽水氣,可改變彈上電子元件的性能和技術參數;雷電能擊毀導彈的電器系統與引爆火工品,危及發射陣地設施和人員安全;冰雹能砸壞彈體,影響導彈飛行的氣動性能。②飛行中的導彈在主動段穿越雲層時,可能誘發閃電而遭受雷擊;大氣密度的變化和高空風,可使導彈偏離標準彈道,增大彈頭的落點散佈;大氣密度的變化還能影響過載時間引信的引爆時間,造成爆高誤差;大氣中粒子雲(如雨滴、冰晶和其他雜質微粒)的侵蝕作用,將增加再入彈頭表面熱流,造成質量損失,甚至毀壞彈頭殼體,喪失作戰能力。③核爆炸時,雲、霧、降水等可削弱光輻射的殺傷破壞作用,而新鮮雪面的強烈反射則可增強其殺傷破壞效果。地面至核爆炸煙雲頂部的合成風,是決定放射性沾染區方向、范圍和沾染程度的重要因素。

  導彈部隊氣象保障,包括導彈發射區和目標區氣象保障兩部分。基本任務是:提供各種天氣預報和有關氣象情報資料;發佈危險天氣警報、通報;提出利用氣象條件和對危險天氣采取防護措施的建議。主要內容有:組織實施氣象觀測、探測,獲取氣象資料;組織氣象情報網,利用各種氣象通信設備接收和傳遞氣象情報;繪制各種氣象圖表,研究分析天氣演變規律,制作天氣預報;整編、分析氣象資料,編制專題氣候報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