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圖亞特傢族在蘇格蘭和英國建立的王朝。斯圖亞特傢族起源於法國的佈列塔尼。12世紀初遷居英國後,該傢族的一個成員被蘇格蘭國王任命為宮廷總管“斯圖亞特”,該傢族世代繼承這個職務,即漸成為其姓。14世紀初,斯圖亞特傢族的瓦爾特和蘇格蘭國王羅伯特一世的女兒結婚。其子在1371年繼承羅伯特一世為蘇格蘭國王,即羅伯特二世。從而開始斯圖亞特王朝對蘇格蘭的統治。1503年斯圖亞特傢的詹姆斯四世與英國國王亨利七世的女兒結婚。其後裔斯圖亞特傢族的詹姆斯六世在1603年繼承英國國王位,是為英王詹姆斯一世(1603~1625在位)。斯圖亞特王朝開始統治英國。詹姆斯一世的兒子查理一世[ID=cha_shiliu]統治時期,爆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革命推翻查理一世,英國成為沒有國王和上院的共和國。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詹姆斯二世企圖在國內恢復天主教並迫害清教徒,引起廣泛不滿,發生“光榮革命”。詹姆斯二世逃離英國。奧蘭治親王威廉和他的妻子瑪麗(即威廉三世,1689~1702在位;瑪麗二世,1689~1694在位)應邀前來統治英國。他們死後無嗣。根據英國國會於1701年通過的王位繼承法,王位由詹姆斯二世的另一個女兒、瑪麗的妹妹安妮繼承(1702~1714在位)。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亦無嗣。王位傳給斯圖亞特傢的遠親漢諾威的喬治,即為喬治一世。斯圖亞特王朝為漢諾威王朝所代替。後期斯圖亞特傢族的男性後裔詹姆斯·愛德華(“老王位覬覦者”)和查理·愛德華(“小王位覬覦者”)曾先後聚集力量,企圖以武力奪取王位,但均告失敗。1807年,斯圖亞特傢族的最後一個男性後裔紅衣主教約克公爵亨利去世,無嗣。斯圖亞特傢族的世系至此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