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李氏朝鮮時期居於統治地位的官僚地主階級。李朝中期以前,指以功臣、貴戚等貴族為核心的文武官吏,16世紀下半葉以後,指以新進士人為主體的統治階級。高麗初期制定文武官人身份制度,朝儀時,文官位列東側,稱文班或東班;武官位列西側,稱武班或西班,合稱文武兩班或東西兩班,簡稱兩班。武班地位始終低於文班。朝廷頒行柴田科,按官位分給耕地山林,作為其徵收租稅的私田,並用米穀支付俸祿。高麗王朝及李朝前期,雖然實行科舉制,但兩班中的高官一直為功臣、貴戚所佔有。李朝中期,兩兩班中靠科舉成為官僚的“士林派”與功臣貴族組成的“勛舊派”為爭奪官爵,黨爭迭起,彼此誅戮。所謂“士禍”就是這種爭鬥的反映。16世紀後半期以後,士林派完全掌握權力,此後不僅“兩班”的內容有所改變,范圍也廣為擴大。李朝後期兩班漸趨衰落,1894年甲午改革宣佈廢除兩班特權,但無實效,兩班繼續存在到李朝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