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

  緬甸爭取獨立鬥爭的領袖,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創建者和領導者。約1914年出生於緬北馬圭縣那茂鎮的一個律師傢庭。原名貌騰嶺,後隨兄昂丹排名,改名昂山。抗戰時取名波岱沙。1932年進入仰光大學,1935年參加仰光大學學生會會從事政治活動,投身於緬甸獨立運動。1935~1936年任仰光大學學生會常務委員,兼學聯主辦的刊物《孔雀呼聲》主編,用筆名發表瞭許多鼓動學生參加反英鬥爭的文章。後因發表一篇涉及吳丁爵士的文章被校方開除學籍,這一事件導致1936年2月爆發瞭持續3個月之久的罷課抗議運動,迫使當局恢復其學籍,並同意修訂大學條例,昂山因此而出名。1936~1937年當選為仰光大學學聯書記,1937~1938年選為全緬學聯主席。1938年9月辭去學聯主席,參加“我緬人協會”,任協會總書記,領導協會的反英鬥爭。1940年組織瞭“緬甸出路派”,任該組織總書記。同年,率領由德欽丹東、哥巴亨參與的代表團赴印度參加國大黨代表大會。1939~1940年任緬甸共產黨首任總書記。1940年8月離開緬甸到中國廈門,與日本人取得聯系,11月到日本。1941年3月秘密潛回緬甸,後又立即帶領30名青年赴日學習軍事(史稱“三十志士”)。12月,同三十志士在曼谷組織瞭獨立軍。1942年1月獨立軍隨日軍一起攻入緬甸。7月,把獨立軍改編為國防軍,任總司令,後逐步認清“聯日反英”政策造成的惡果。1943~1945年,在巴莫政府任國防部長。1944年8月,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成立,任該盟主席。1945年3月昂山等人領導自由同盟進行武裝起義,正式對日宣戰。5月光復仰光後,英軍重占緬甸,9月昂山與英軍簽訂瞭關於抗日軍問題的《康提協定》。1946年領導瞭規模最大的一次全國總罷工,迫使英國另派駐緬總督,改組行政委員會,出任副主席。1947年1月,率代表團赴英簽訂瞭《昂山-艾德禮協定》。2月,主持召開瞭山區少數民族團結的“彬龍會議”。5月,在仰光與英國簽訂瞭《英緬財務協定》。7月19日,以昂山為首的緬甸臨時政府決定脫離英聯邦,要求完全獨立,在仰光秘書廳集會時,昂山和其他6位部長被英殖民者唆使的武裝暴徒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