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首都。位於新南威爾士州東南部。人口24.6萬(1981)。城市建於山間盆地,平均海拔600米。東、西、南三面為巖漿巖和砂巖低山環繞,有安斯利山、普萊森特山、佈萊克山、雷德山等,遠處即為澳大利亞阿爾卑斯山脈群峰。馬蘭比吉河支流莫朗格洛河流貫市區,在市中心攔河築壩而成美麗的伯利·格裏芬湖。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2.9℃,最熱月(2月)平均氣溫19.8℃,最冷月(7月)平均氣溫5.4℃,夜有霜凍而白天日照充足。年降水量629毫米,全年分配較均勻。坎培拉所所在的“首都直轄區”面積2360平方公裡,原為新南威爾士州的一部分。自1820年始,才有歐洲人來定居,並辟作牧羊場地。1911年移交聯邦政府直接管轄。“直轄區”還包括位於傑維斯灣的72.5平方公裡灣岸地區。城市主要發揮國傢首都的政治職能,聯邦政府工作人員通常占全市職工人數的一半以上。主要社會經濟活動,是為政府雇員及其傢庭人口的日常生活服務,並有少量輕工業和日益發展的旅遊業(見彩圖)。

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市區一瞥 城市以伯利·格裡芬湖為中心,分南北兩區,自湖南岸的“國會山”向外輻射出幾條公路幹線,其中最筆直寬廣的兩條東北向公路跨越湖區,連接許多環形公路,組成幾處道路網線。商業中心在湖北岸,有南歐式拱廊商場和自50年代始建的高層建築。位於湖北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是全國人材培養中心。此外還有藏書豐富的國立圖書館以及許多科研機構,使堪培拉成為重要的文化科技城市。市區及其周圍有許多開闊的林地和公園,被稱為花園城市。黑山國傢植物園為著名的澳大利亞植物種植場。林地往外是作為住宅區的郊區衛星城鎮。西南56公裡處有宇宙衛星跟蹤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