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半島之一。位於遼寧省南部,由千山山脈向西南延伸到海洋中所構成。半島南端老鐵山隔渤海海峽,和山東半島遙相接應,形成渤海和黃海的分界。北部可以鴨綠江口和大清河口聯線為界,習慣上包括沈丹鐵路以西到渾河、大遼河地區,介於北緯38°43′~41°40′,東經121°10′~124°20′。面積約3.7萬餘平方公裡。

  地質與地貌 半島地質構造屬中朝準地臺膠遼臺隆北部。複縣以北廣廣泛分佈片麻巖、板巖、大理巖、白雲巖等基底變質巖系和花崗巖;以南分佈震旦紀和下古生代石英巖、板巖、頁巖和石灰巖。中生代燕山運動發生褶皺和斷裂。白堊紀後期全區隆起,下遼河、渤海斷陷,奠定瞭遼東半島現代地貌的地質基礎,與此同時花崗巖廣泛侵入。第三紀初準平原化。在喜馬拉雅運動中,遼東半島發生廣泛的拗曲、斷塊、隆升和巖漿噴發。中更新世後期,渤海海峽斷裂陷落,與山東半島分開而形成遼東半島。地貌上成為和長白山地相連的低山丘陵。

  千山山脈構成半島的脊梁,屬於新華夏系隆起帶的一部分,北起連山關,南到老鐵山,長約340公裡,一般海拔不到500米。鞍山東郊的千山平均海拔400米,由花崗巖構成,是東北三大名山之一。到蓋縣、莊河,山勢漸增,主峰步雲山海拔1131米。向西南地勢逐漸,形成和緩的丘陵,金縣大黑山664米,到最南端的老鐵山465米。千山山脈將遼東半島分成兩大斜面,東南坡較平緩,有大洋河、英那河、碧流河、大沙河等較長水系,註入黃海。西北坡較陡峻,有大清河、熊嶽河、復州河等較短水系,註入渤海。遼東半島年徑流深不到400毫米,徑流系數多為40%,夏季流量占全年65%,水位漲落迅速。成層地貌發育,海岸類型復雜。一般30米及其以上為剝蝕階地,15~20米的階地上多有黃土狀堆積物,10米以下以堆積階地為主。遼東半島海岸線長千餘公裡,沿岸有長山列島(見長海縣)等幾百座島嶼,絕大部分分佈在黃海。鴨綠江口到大洋河為淤泥質平原海岸,大洋河到大沙河為基巖淤泥海岸,長興島到西崴子為基巖砂礫海岸,大沙河到長興島為典型基巖港灣海岸,岬灣曲折,有大連灣、旅順口等良港。

  氣候與動植物 半島位於暖溫帶北部。太陽年輻射總量500~640千焦耳/平方厘米。年均溫8~10℃,最熱月均溫24~25℃,最冷月-10~-5℃,10℃以上活動積溫3200~3800℃,無霜期160~215天。年均降水量550~900毫米,60%集中夏季,屬半濕潤氣候。地帶性植被為落葉闊葉林,主要樹種有赤松、麻櫟、栓皮櫟、檞櫟等,林間灌木主要有崖椒、胡枝子、照白杜鵑等,半島南端的老鐵山是候鳥遷飛必經之地(見老鐵山自然保護區),附近的蛇島(見蛇島自然保護區)棲息大量蝮蛇,1980年均被列為中國自然保護區。

  遼東半島天然林極少,多為人工林、果園、蠶場和灌叢。土壤以棕壤為主,河谷低地為草甸土,濱海有鹽土分佈。

  經濟概況 遼東半島為兩茬作物和果樹生長提供瞭良好的條件。現已成為果樹、柞蠶和花生的主要產區。半島又有多種金屬礦床,有鞍山和本溪鋼鐵、大石橋鎂礦、遼南建材等工業。半島岸線長,灘塗廣闊,島嶼眾多。沿岸還有制鹽、蘆葦加工等工業,另有漁業和淺海水產(如海參,鮑魚,扇貝等)養殖業。

  長達375公裡的沈(陽)—大(連)高速公路縱貫半島,使半島上的內陸機場、港口都有瞭開放的通道。

  半島最南端的旅順已辟為綜合性風景名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