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打擊戰略目標的導彈。進攻性戰略導彈,通常射程在1000公裡以上,攜帶核彈頭,主要用於打擊敵方政治經濟中心、軍事和工業基地、核武器庫、交通樞紐等重要戰略目標。戰略導彈是戰略核武器的主要組成部分。

  分類 按發射點與目標位置分為地地戰略導彈、潛地戰略導彈、空地戰略導彈等;按用途分為進攻性戰略導彈、防禦性戰略導彈(見反彈道導彈導彈);按飛行方式分為戰略彈道導彈和戰略巡航導彈;按射程分分為中程、遠程和洲際導彈。中程導彈射程為1000~3000公裡,遠程導彈射程為3000~8000公裡,洲際導彈射程在8000公裡以上。但各國對導彈按射程分類的標準不盡相同,如美、蘇兩國在限制戰略武器會談中規定:中程導彈射程為1100~2700公裡,中遠程導彈射程為2700~5500公裡,洲際導彈射程在5500公裡以上。

  組成 戰略彈道導彈主要由彈體、動力裝置、制導系統和彈頭等組成。彈體是安裝彈上各部件的圓柱形承力殼體,通常選用比強度高的金屬及復合材料制成。動力裝置是為導彈高速飛行提供動力的裝置,通常采用固體或液體火箭發動機(見導彈推進系統)。制導系統是導引和控制導彈飛行的裝置,通常采用慣性制導、星光-慣性制導等。彈頭是摧毀目標的裝置,主要由殼體、核裝藥及引爆裝置組成,有的還帶有突防裝置。戰略巡航導彈的組成與戰略彈道導彈所不同的是:彈體上安裝有彈翼;主發動機(即巡航發動機)通常采用空氣噴氣發動機;一般采用全程制導;戰鬥部安裝在彈體內的前段或中段。

  發射方式 地地戰略彈道導彈,可采用地面固定發射、機動發射或地下井發射。潛地戰略彈道導彈,采用潛艇水下發射。戰略巡航導彈,可在地面、艦艇或飛機上發射。

  簡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和蘇聯在德國"V-1"、"V-2"導彈基礎上,開始發展戰略導彈。美國首先重點研制戰略巡航導彈,於50年代初期和中期,先後試射瞭中程、洲際等幾種類型的巡航導彈,由於性能較差,有的雖已裝備部隊,但都先後退役。同時也註意瞭彈道導彈的研究工作,並先後研制出“雷神”和“宇宙神”等四種型號的中程、洲際戰略彈道導彈,於50年代末期先後裝備部隊。蘇聯則首先著重發展戰略彈道導彈,並於50年代中期試射成功。美蘇兩國早期裝備的戰略彈道導彈,都是液體推進劑導彈。這些導彈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導彈是在地面存放和發射,地面設備復雜,導彈所用的液體推進劑是在發射前臨時加註,準備時間長,生存能力不高;命中精度低,圓公算偏差為3~8公裡。

  中國於50年代末開始研制戰略導彈,1966年10月28日成功地進行瞭導彈核武器試驗。此後,又發展瞭遠程、洲際彈道導彈。法國亦於60年代初開始研制地地和潛地戰略彈道導彈,70年代初裝備部隊。

  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戰略導彈主要是發展導彈系統的地下井貯存、井內發射技術,並研制水下發射的潛地彈道導彈,提高瞭導彈生存能力;采用可貯存液體推進劑或固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縮短瞭發射準備時間;改進制導技術,提高瞭命中精度,使圓公算偏差縮小到3公裡以內,最小可達幾百米;由於反彈道導彈導彈的出現,為解決戰略彈道導彈的突防問題,除研究誘餌、假彈頭和抗核加固突防技術外,還發展瞭集束式和分導式多彈頭。美國和蘇聯分別於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期,裝備瞭集束式多彈頭。70年代初期和中期,美蘇兩國裝備的分導式多彈頭,提高瞭突防能力和打擊多個目標的能力。

  70年代中期以來,為提高戰略導彈的生存能力,一些國傢除加固導彈發射井外,著手研制機動發射的陸基戰略彈道導彈。如美國的“潘興”Ⅱ導彈、蘇聯的SS-20導彈等,都采用瞭車載機動發射。另外,註意增大潛地彈道導彈的射程,以擴大核潛艇作戰巡邏海域。加緊機動式多彈頭的研究,進一步提高導彈的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使其具有摧毀點目標和硬目標的能力;加強戰略巡航導彈的研制。

  現狀 美、蘇等國先後研制和裝備的戰略導彈已達幾十種型號,現裝備的有30餘種,如圖1為中國戰略導彈,圖2為法國S-2戰略導彈,圖3為蘇聯SS-17導彈,圖4為美國“民兵”Ⅲ導彈。

圖1 中國戰略導彈

圖2 法國S-2戰略導彈

圖3 蘇聯SS-17導彈

圖4 美國“民兵”Ⅲ導彈

  經過幾次更新換代,戰術技術性能不斷提高:射程在1000~10000公裡以上;彈頭由單彈頭發展到集束式和分導式多彈頭;彈頭威力有萬噸級、十萬噸級、百萬噸級、千萬噸級梯恩梯當量;命中精度(圓公算偏差)由數公裡提高到幾十米;發射準備時間,由幾小時、十幾小時縮短到幾十分鐘;發射方式由地面發射發展到地下、水下、水面、空中發射等(見表)。

幾種戰略彈道導彈性能簡表

  發展趨勢 主要是:繼續研究改進制導技術,註意發展多種發射方式和多種彈頭;對導彈和導彈發射井采取抗核加固;在進一步完善大型戰略導彈的同時,註意研究機動的、小型的和單彈頭的戰略彈道導彈;簡化發射裝置和設備,使之輕便化和提高機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