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敵不意或不備,突然進行的攻擊。是進攻作戰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遊擊戰的主要戰法。目的是打敵措手不及,快速殲敵。從使用兵力和作戰規模區分,有戰術襲擊、戰役襲擊和戰略襲擊;按場合和方式的不同,又有奇襲、強襲、急襲、奔襲、伏擊和襲擾等。

  襲擊,在中國古代稱“襲”,春秋諸侯國戰爭中即已廣泛運用。“襲擊”一詞見於《史記·匈奴列傳》:“冒頓上馬,令國中有後者斬,遂東襲擊東胡。”襲擊戰法隨著軍事技術的改進而不斷發展。冷兵器時代,軍隊主主要是利用各種天候、地形隱蔽企圖,以快速行動進行襲擊。在線膛槍炮大量使用後,出現瞭火力襲擊。現代軍事技術的高度發展,軍隊火力、機動力和突擊力的增強,襲擊又有新的發展。既有單一兵種或軍種實施的襲擊,又有諸兵種協同實施的襲擊;既有使用常規武器的襲擊,也有使用核武器、化學武器的襲擊;不僅有地面的襲擊,而且有來自空中和水上的襲擊。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長期革命戰爭中廣泛運用襲擊戰術,使之成為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敵人的傳統戰法。土地革命戰爭中奪占瀘定橋,抗日戰爭中夜襲陽明堡,解放戰爭中急襲窯灣,以及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作戰中奇襲“白虎團”等,都是襲擊的典型戰例。

  襲擊具有主動性、靈活性和快速性等特點,運用時因敵因時因地而異,切忌墨守成規。襲擊的要求是:①善於創造和捕捉戰機。戰前要細致地組織偵察,準確掌握情況,並以各種偽裝、佯動措施,欺騙和調動敵人,乘敵不備、立足未穩、孤立無援、驕狂麻痹或疲憊恐慌之際,迅速果斷地實施。②秘密、周詳的準備。為瞭不暴露企圖和出敵不意,要秘密而快速地進行各項準備工作,並作好強攻準備,以便在襲擊不成時立即轉為強攻。③突然、勇猛的動作。通常在黃昏、拂曉、夜間或不良天氣等時機,充分利用地形多路開進,迅速、隱蔽地接近敵人,突然、勇猛攻擊,近戰殲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