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編制的一種技術管理形式。是將每一個支出項目,無論是上年已經發生過的,還是未發生的,都以零為起點編制預算。又稱“不連續預算”。特點是在編制過程中,不採用傳統辦法,即援引上年實際情況,參照本期可能發生的變動進行調整後確定支出項目及其數額,而是把全部支出專案都視同新項目,逐個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和審查之後再確定。

  1962年美國農業部首先使用零基預算。1976~1981年間,美國政府曾採用零基預算模型編制聯邦預算。它的優點在在於提供一個更加合理的審查支出辦法。由於不受上年遺留項目的約束,在編制預算時可以對提出的各項支出項目進行排隊,刪減非優先項目,排除無效項目,從而有利於提高預算支出的效益,有利於在已有的支出項目之間擇優分配資金,實現財政資金使用上的優化。缺點是每年將全部支出項目重新進行審查,考慮其存留和提供資金數量的多少,會造成註意力過於局限於眼前,而忽視對長遠計劃和長期項目的全面考慮,有導致預算行為短期化的危險。另外,零基預算的編制和審查費時費力,成本很高。因這些缺點,在實踐中很少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