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詞義歷來有不同的認識。當代主要的觀點有二:①認為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通過收集、處理、輸送和利用財務資訊,對經濟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的一種管理活動。②認為是收集、處理、輸送財務資訊的一種管理資訊系統。

  詞源 在中國,會計一詞最早見於西周,意指對收支活動的記錄、計算和考核。在西方國傢,19世紀以前一般用bookkeeping簿記一詞,意指利用帳簿對收收支活動進行記錄、計算。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從填制憑證、登記帳簿到編制和解釋報表等一系列帳務處理程序和相應的理論形成以後,會計一詞才廣泛應用於實踐和學術領域。

  產生與發展 會計產生於人類對生產勞動進行管理和核算的需要。會計的原始形態是記錄、計算,這種活動的產生是和人們比較生產活動和交換活動中的得失、講求經濟效果分不開的。人類社會早期,記錄、計算活動屬於生產職能的附帶部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關系的復雜化,生產勞動管理的內容和方式也在變化,由簡單的記錄、計算發展成為對勞動過程的組織、指揮與調節。以後又產生瞭新的管理職能,即對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和控制。與此相適應,會計活動也由原始的記錄、計算發展為對經濟業務的監督、控制,進而又發展為對經濟活動的分析、預測和參與決策。中國商代,會計已成為官廳事務中的一項專門業務。西周設立瞭“司會”官職,會計這一概念逐步形成。在封建社會,隨著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中國官廳會計有瞭長足的進步,民間會計也在土地經營者、商業、金融業、服務業和制造業的經營活動中得到發展。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的會計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全盤輸入西方國傢的會計,另一種是沿用和改良中國傳統的會計(見中國會計史)。

  在西方國傢,一般認為,15世紀復式記帳理論的形成,標志著近代會計的產生。此後直至19世紀60年代,是近代會計處於記帳為主的簿記階段。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是簿記發展成為會計的階段。20世紀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近代會計經歷瞭不斷改革和提高的過程,主要表現在傳統會計的帳務處理程序進一步向標準化、規范化、通用化和理論化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又逐漸形成瞭主要服務於企業內部日常經營管理的成本會計。50年代至60年代中後期,西方發達國傢的會計繼續沿著通用化和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不斷充實和完善會計準則;為適應現代管理的需要,在成本會計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瞭以內向為主的管理會計體系;在充分發揮會計信息反饋作用的前提下,開拓瞭“服務經營、參與決策”的新領域。進入70年代以後,會計為宏觀經濟管理服務的問題,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社會會計成為會計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

  對象 近代會計以商品的價值運動為核算和監督的對象。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核算和監督的對象是資本運動,目的在於以最低限度的預付資本獲取最大限度的利潤。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核算和監督的對象是資金運動,目的在於以最少的資金耗費和資金占用為社會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服務;會計既核算和監督個別企業、單位的資金運動,也核算和監督社會總資金運動;資金運動的循環性要求會計核算和監督具有系統性、連續性。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人類社會勞動過程的各種價值承擔物都需要借助於貨幣計量,這就決定瞭會計必須以貨幣計量為基本形式。

  職能與作用 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核算和監督。會計核算就是收集、處理、存儲和輸送各種財務信息,其特點是:①以數據處理和價值指標為主,輔之以文字說明和其他指標。②以事後反映和考核為主,同時充分利用會計信息的反饋作用,分析和預測經濟前景,盡可能提供有關未來經濟活動效果的數據資料。③具有完整性、連續性和綜合性。會計監督指的是通過調節、指導、控制等方式,對客觀經濟活動的合理、合法和有效性進行考核與評價,並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響,使之按既定的目標進行,實現預期的效果,其特點是:①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引導人們在經濟活動中權衡利弊,比較得失,努力獲取最佳效益。②以財務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會計資料為主要依據,緊密結合會計核算進行,同樣具有完整性、連續性和綜合性。③以事先制定的標準、目標、要求為準繩,對即將進行或已經進行的經濟活動的合理、合法和有效性進行評價,並據以施加限制或促進的影響作用,因而具有一定的強制性。會計職能是不斷發展的,傳統會計以事後核算、監督為主,而現代會計則加強瞭事前和事中的核算與監督。會計職能的發揮是通過在實踐中完成會計工作的基本任務實現的。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會計工作的任務是力求做到使價值與使用價值、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長遠利益與目前利益的最優結合,實現微觀效益與宏觀效益的統一。在中國,會計工作在維護國傢財政制度和財務制度、保護社會主義公共財產、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分類 會計按其核算和監督的內容以及應用范圍的不同,分為企業會計、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總預算會計、建設單位會計、其他特種會計、國際會計、社會會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