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對職工的超額勞動和特殊貢獻所給予的一種勞動報酬。

  中國的獎金是伴隨著計時工資或計件工資而存在的,是簡單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的輔助形式。在計時工資制度下,同一工資等級的職工由於技術水準、身體素質和勞動積極性等各種因素的差別,他們的勞動貢獻也存在著差別。由於每個職工的基本工資在一定時期內具有相對的穩定性,隻按職工的基本工資支付報酬,不能適時地反映職工之間實際上經常出現的勞動貢獻的差別。對於提供超額勞動的職工發發給獎金,符合按勞分配原則,有利於更好地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在計件工資制度下,超過勞動定額的工人能夠得到超額工資。

  中國企業中實行的獎金制度,是50年代初開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它曾在1958年和1966年下半年兩次被取消。現行的獎金制度,則是1978年以後恢復和建立的。獎金有以下種類:①經常性獎。也稱經常性生產獎。在工業、基本建設、交通運輸、農林、水產、商業服務等部門的所屬企業中普遍實行。生產工人的獎勵條件,根據增加生產、提高質量、降低消耗等方面來確定。管理幹部的獎勵條件,包括完成本職工作要求和本單位的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獎勵期限有月獎、季獎。生產工人以超額完成勞動定額或其他指標的多少為主計發獎金,其他人員按照獎勵條件進行評議。②產品質量獎。對一貫保持優質高產和在提高產品質量上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每年評發一次獎金。③發明獎。經國傢有關部門評定,對科學技術有重大創造發明者給予榮譽獎和物質獎。④技術改進獎。對在技術改進方面作出貢獻者,經采用後,給予榮譽獎和物質獎。⑤科學技術進步獎。對在推動科學技術進步中作出重要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榮譽獎和物質獎。獎勵的范圍包括:應用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科學技術成果;推廣、采用已有的先進科學技術成果、科學技術管理以及標準、計量、科學技術情報工作等。⑥優質產品獎。對生產優質產品的工業企業,每年評選並頒發優質產品獎。⑦節約獎。對大量使用煤炭、焦炭、電力、汽油、柴油、重油、原油、木材和使用稀有、貴重或當前國內不能大量生產的有色金屬、優質鋼材而達到節約要求的職工所給予的物質獎勵。

  為瞭發揮獎金制度的作用,要做到:①堅持精神鼓勵與物質鼓勵相結合的原則。②企業獎金額同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果密切聯系,並按照國傢規定交納獎金稅。③堅持等量勞動領取等量產品的社會主義原則,堅持職工得獎金多少同個人的勞動貢獻密切聯系,反對平均主義。④加強企業管理,建立和健全勞動定額制度,使獎金能比較準確地反映每個勞動者所提供的超額勞動量。⑤對發放獎金進行經常的監督和檢查,及時糾正濫發獎金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