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工人的勞動時間支付的工資。是資本主義工資的基本形式之一。在資本主義社會,工人出賣勞動力所得的工資,是由資本傢按照勞動力這一特殊商品的價值支付的,工人按一定時間出賣勞動力,工資就要按一定時間來計量和支付,表現為日工資、周工資、月工資等。計時工資實際上是按照勞動時間支付的勞動力價值的轉化形式。

  工人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大於勞動力本身的價值,而工人隻能按照勞動力價值獲得工資,因此,工人的一部分勞動被資本傢無償佔有瞭。但計時工工資作為勞動力價值的轉化形式,好象是工人全部勞動都是有償的,從而掩蓋瞭資本主義剝削關系。

  在考察資本傢對工人的剝削程度時,不僅要看工資的數量,而且還要看工作日的長短。因為在日工資不變甚至提高的情況下,資本傢仍可通過延長勞動時間來加強對工人的剝削。為瞭說明這種剝削關系,馬克思借用瞭勞動價格這個概念。這裡所說的勞動價格,並不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傢所說的全部勞動都得到瞭報酬的那種勞動價格,而是指勞動力每小時的價格,它等於勞動力的日價值除以工作日的小時數。例如,勞動力的日價值為2.4元,工作日的長度為8小時。則每小時的勞動價格為0.3元。根據勞動價格便可知道,在計時工資不變或有所提高的情況下,資本傢可以通過延長工作日的辦法來加強對工人的剝削。例如,原先工作日長度為8小時,工資為2.4元,勞動價格為0.3元;當資本傢把工作日的長度由8小時延長到10小時,雖然日工資水平保持不變,但勞動價格卻下降為0.24元瞭。或者,當日工資從2.4元提高到3元,但工作日卻由8小時延長到12小時。在這種情況下,勞動價格便從原先的0.3元下降為0.25元。

  計時工資的數額,取決於勞動價格和勞動數量。因此,勞動價格愈低,工人為瞭獲得維持生活所必需的工資,就必須延長工作日;而工作日的延長,又會引起勞動價格的降低。

  資本傢還利用小時工資制來榨取工人的剩餘價值。由於小時工資制隻規定每小時的工資額,而不規定工作日的長度,它就為資本傢通過延長或縮短工作日來攫取剩餘價值大開方便之門。比如,當經濟繁榮、市場需求擴大時,資本傢便任意延長工作日,使工人深受過度勞動之苦。相反,當經濟蕭條、市場需求縮小時,資本傢便縮短工作日,使工人處於半失業狀態,難以維持生活。因此,資本主義的小時工資制,使最驚人的過度勞動,同相對的或全部的失業交替發生作用。

  計時工資是資本主義早期階段普遍采用的一種工資形式,直到今天,在資本主義各國仍然廣泛地流行。

  計時工資也是社會主義工資的基本形式之一,但其性質與資本主義國傢的計時工資不同(見社會主義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