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傢或地區在一定時期(一年、一季或一月)內進口商品和出口商品數量的總和。反映一個國傢或地區對外貿易實際規模的一種重要指標。

  對外貿易量與對外貿易額,兩者都可以反映一國某一時期對外貿易情況的變化。由於貿易額中未剔除價格和貨幣匯率變動因素,因此,對外貿易額不能確切地反映一國對外貿易的實際變化情況。而對外貿易量則剔除瞭價格和貨幣匯率變動因素,因而用貿易量來反映一國或地區一個時期的對外貿易發展變化情況,則比較接近於實際。但由由於進出口商品的品種繁多,各類商品的實物計量單位各異,不同種類的計量單位不能相加,人們在計算某國在某個時期的對外貿易量時,一般是從對外貿易額中剔除進出口商品價格變動和所用貨幣匯率變動的因素,計算出對外貿易量的近似值,用此近似值來反映對外貿易量的實際變化。近似值的計算方法,一般用固定年份為基期的進口或出口價格指數去除當時的進口值或出口值,得出的數值即為出口量或進口量。

  對外貿易量一般又以指數來表示,稱為對外貿易物量指數。該物量指數的計算方法是:以一定時期為基期的進口量或出口量去除各個時期的進口量或出口量,即得出進口物量指數或出口物量指數。大多數西方工業國傢和聯合國每年都編制和發表進口或出口物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