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岱孫

  中國經濟學傢。原名陳總。福建福州人,1900年10月20日生於福建閩侯縣,卒於1997年7月27日。1918年入清華學校高等科學習,1920年畢業後留學美國。1922年取得威斯康星大學文學學士學位。1924年取得哈佛大學學文學碩士學位。1926年取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27年任清華學校大學部經濟系教授。1928年起任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和系主任,次年起又兼任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抗日戰爭期間歷任西南聯合大學經濟系教授、系主任、商學系主任。1952年任中央財政經濟學院第一副院長。1953年以後任北京大學教授、經濟系主任等職。他還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四、五、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現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並任中國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理事長、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世界經濟學會顧問、《經濟科學》雜志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經濟學》編輯委員會副主任等。

  陳岱孫長期從事經濟學的教學工作,為中國的教育事業作出瞭貢獻。他的主要著作有散見於各報刊中的學本論文和1981年出版的《從古典經濟學派到馬克思──若幹主要學說發展論略》一書。在該書中系統地論述瞭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和古典經濟學派的歷史聯系,以及馬克思批判繼承古典經濟學說的科學成果,創立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過程。陳岱孫撰寫的《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和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現代化》(1981)等論文,全面地論述瞭正確對待西方經濟學的問題,他著重研究瞭西方經濟學對於中國經濟現代化的作用問題,認為既要認識到西方國傢的經濟制度和中國的社會經濟制度根本不同,因而,現代西方經濟學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不能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指導理論;但又要看到,在若幹具體經濟問題的分析方面,也確有值得參考、借鑒之處。此外,陳岱孫還主編有《政治經濟學史》(上、下冊,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