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培養軍隊藝術人才的高等藝術院校。1960年5月創辦於北京,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歷屆院長為:劉志堅、魏傳統、胡可、鄧斌等。

  學院創辦以來,設有文學美術、戲劇、音樂、舞蹈、部隊文化工作等5個系,12個專業。在教學中,註重基礎訓練,註重實踐環節,註重民族風格和軍人氣質的鍛煉培養,初步形成有鮮明軍隊特色的教育訓練體系。

  學院戲劇系下設表導演教研室,臺詞教研室,形體教研室,影視教研室室。戲劇系的教學目標是:培養為軍隊現代化建設服務,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軍政素質,以表演專業為主的藝術工作者。經過在校學習,要求學員較系統地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較堅實地掌握表演專業技能和創造人物形象的科學方法,具有較豐富的文學藝術修養,思維活躍,獨立創造能力強,在表演藝術領域中有開拓和創新精神,勝任舞臺、屏幕、銀幕的重要角色和主要角色。

  戲劇系在教學指導思想上,繼承和發揚部隊文化藝術工作的優良傳統,重視基礎訓練,註重實踐環節,堅持現實主義創作原則並廣泛吸取中外先進的科學理論和經驗,努力推進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的教育改革。歷屆畢業班演出的劇目有:《霓虹燈下的哨兵》、《青年一代》、《襲擊》、《天山深處》、《女飛行員》、《高山下的花環》、《宋指導員的日記》、《火熱的心》、《唐太宗與魏徵》、《尤裡烏斯·伏契克》、《陰謀與愛情》、《瓦薩·日列茲諾娃》、《威尼斯商人》(英語演出)、《尋找山泉》;創作演出《團圓曲》、《這裡沒有沙漠》、《猛士之歌》等大型話劇和舞臺短劇專場節目,受到軍內外觀眾的好評。1987年創作演出的《芙蓉樹下》獲全國首屆戲劇小品電視大賽一等獎。

  戲劇系近20年來,為專業話劇團體輸送瞭9屆4年制本科畢業生共240餘人,其中如鄭振環、鄭邦玉、孔祥玉、翟俊傑、魯繼先、李保義、白志迪等已在全國戲劇界有一定影響。

  1987年初,學院根據中央軍委關於軍隊院校教育改革決定,調整瞭訓練任務和教學結構,戲劇系相繼開設瞭2年制表演專業幹部進修班(大專)和短期輪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