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私營電影製片機構。成立於1917年春。最初是商務印書館業務科的一個部門。由印刷所照像部負責拍攝工作。以傳播資產階級文化和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教育觀點為製片方針。主要攝製“風景”、“時事”、“教育”、“新劇”、“古劇”5大類短片。教育片如《盲童教育》、《技擊大觀》、《養真幼稚園》,風景片如《長江名勝》、《浙江潮》、《南京名勝》,時事片如《第五次遠東運動會》等。內容比較嚴肅,在一定程度上產生瞭資產階級啟蒙主義的教育效果。1920年出品的“古劇”片《春香鬧學》》、《天女散花》記錄瞭梅蘭芳的早期表演藝術。“新劇”片如《死好賭》、《柴房女》、《猛回頭》、《得頭彩》等多以滑稽打鬧、宣揚封建道德的“警世”內容為主。從1920年起,逐步擴大技術設備。自建攝影棚,制定攝制組織機構和規章制度,並經營發行放映,租售影片器材、代制影片等業務。在中國最早實行自制自銷的電影經營方式。經商務印書館董事會幾次開會,於1926年改組為國光影片公司。僅拍攝瞭《上海花》、《不如歸》等5部影片後,由於營業虧損,於1927年3月停辦(見彩圖)。

中國最早的電影企業之一--亞細亞影戲公司拍攝影片的現場